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老年骨质疏松症对身体最大的危害是发生脆性骨折,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增加。老年患者骨折后由于疼痛、制动或长期卧床,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且由于骨折带来的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高,对家庭、社会和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生脆性骨折的病残率高,只要尽早加强预防(从自身因素及避免外界因素预防),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即便以前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只要采取适当的、合理的治疗方法,仍然可以有效地降低再次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由于骨质疏松症是与年龄增加有关的退行性疾病,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亦逐渐增加。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流行病”,积极做好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预治疗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1.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如下:①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高蛋白饮食、高脂饮食、大量饮用咖啡);②女性;③绝经年龄早(小于45岁);④低钙摄入(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钙摄入少);⑤抑郁情绪;⑥视力异常;⑦户外活动量少;⑧父母或子女或同父母的兄妹有骨折病史(非外伤所致的骨折);⑨全身衰竭;⑩有反复跌倒史;⑪低体重;⑫痴呆;⑬肾脏衰竭;⑭有雄激素去除治疗史。
2.外界因素
主要是应用影响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如:①抗癫痫药物;②糖皮质激素;③肝素;④质子泵抑制剂(某些消化性溃疡、胃炎病人长期服用大于1年);⑤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过量。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通常有疼痛、身高缩短、驼背、骨折等特征性表现,具体表现如下:
1.疼痛
疼痛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症状,大部分老年人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平卧位或坐位时疼痛可减轻,直立时或久站、久坐后疼痛又会加重,白天疼痛较轻,夜间或早晨醒来后又会加重。当体力活动增加时疼痛加重,或出现明显的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时都成困难,以长期卧床为主。
2.身高缩短、驼背
主要是指脊柱变形,常常见于单个或多个胸椎、腰椎发生压缩性骨折之后,出现脊柱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屈加剧,形成驼背,随着骨质疏松症的加重,驼背的曲度会逐渐加大。另外,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出现胸廓变形,影响心肺功能,出现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腰椎压缩性骨折会出现腹痛、腹胀、便秘、食欲减退等症状。
3.骨折
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常发生于轻微活动或跌倒后,骨折常见的部位为胸椎、腰椎、股骨颈、前臂。
来源:人卫助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