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贾汪区人民医院 盛广森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各种病因导致横纹肌细胞被破坏后,细胞内物质如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释放到细胞外液和血液循环中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也叫挤压综合征。
患者常常表现为肌肉痛、酱油色尿、乏力、恶心、食欲差等,所以心肌酶谱也会伴随着改变,我们应该学会加以分辨。
审核生化报告时,一门诊患者,女,30岁,心肌酶谱中肌酸激酶测不出,查看标本并没有溶血、脂血,于是我们决定稀释10倍,但最终还是没有做出,于是我们又稀释了50倍,结果显示大于了100000U/L,如图1所示。
图1
太奇怪了,此人的肌酸激酶为什么会这么高呢?
会是心脏疾病吗?
联系到此患者,询问后,患者无腹痛腹泻,无厌食发热,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结核史。
只是近期出现腰酸,四肢无力,但是此人的肾功能却是正常的,不应该是肾脏引起的。
继续询问,患者近期有剧烈运动的情况,这时我们突然想到会不会因为剧烈运动引起的横纹肌溶解呢?
虽然横纹肌溶解少见,但是情况很相似,我们立刻让患者加做了一个尿常规检查,此人尿液呈淡红色,尿潜血+3,白细胞+1,蛋白质+1,如图2所示。
图2
离心后仍为暗红色,显微镜观察无红细胞,联系临床医生后,根据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可以确定诊断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有所好转,如图3所示
图3
CK在骨骼肌中含量最高,其次是心肌、脑,肝、胰和红细胞等CK含量及少。
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
CK极度升高(>3000U/L)主要见于全身疾病,特别是肌肉疾病。
该患者肌酸激酶极度升高,同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也极大地超出正常范围。
又没有其他心脏方面的疾病时,我们应该及时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询问其患者有没有剧烈的运动情况,并结合尿常规进行有效判断。
所以我们不能把心肌酶谱的升高全部归于心脏疾病,造成误诊,应及时考虑到横纹肌溶解的情况。
肌酸激酶水平测定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最重要的检查。
大部分患者的肌酸激酶水平会明显升高,但目前尚无一个明确的临界值,通常采用大于正常值上限的5倍作为标准。所以当有引起横纹肌溶解的病史,如肌痛,肌无力等,且血清CK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并伴有肌红蛋白血症或肌红蛋白尿时可以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
严重的患者会并发急性肾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所以需要我们及时诊断并积极治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