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肝硬化并发腹水的主要发生机制包括门静脉高压、低白蛋白血症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激活所导致的水钠潴留。对于轻度腹水患者,通过限钠及利尿大多可达到临床缓解。
对中度及以上腹水,国内外指南均推荐给予螺内酯单用或联合呋塞米作为一线治疗。
欧美指南
欧美指南推荐螺内酯起始剂量为100 mg/d,若疗效不明显应每72小时逐步增加(每次100 mg)至最大剂量400 mg/d;
对疗效不佳者,则建议加用呋塞米治疗,起始剂量为40 mg/d,逐步增加(每次40 mg)至最大剂量160 mg/d。
中国指南
中国指南推荐螺内酯起始剂量为40~80 mg/d,常规用量上限为100 mg/d;呋塞米起始剂量20~40 mg/d,常规用量上限为80 mg/d,每日最大剂量可达160 mg/d。
日本指南
而日本指南推荐的起始剂量更低,螺内酯为25~50 mg/d、呋塞米为20~40 mg/d;
对于应答欠佳者,推荐早期加利水剂托伐普坦。
托伐普坦是一种高选择性血管升压素受体拮抗剂,可以与肾脏集合管基底侧膜上的血管升压素V2受体结合,下调水通道蛋白-2的表达、减少水的重吸收,从而缓解水潴留、降低容量负荷,并轻度升高血钠浓度。有研究表明,肝硬化腹水患者接受托伐普坦治疗可减少利尿剂的用量,并可改善肾功能,提高顽固性腹水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因此,日本指南推荐,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要早期加用托伐普坦。但相关研究证据多来自日本,且纳入病例数相对较少。因此,欧美等国家的指南主张,仅在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时可短期加用小剂量托伐普坦。
我国针对肝硬化腹水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及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 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短期加用托伐普坦(7.5~15 mg/d,共5 d)可以安全、有效减轻腹水及低钠血症;对于托伐普坦有应答的患者,生存率也可改善。
据此,我国指南推荐托伐普坦可以作为腹水的二线治疗。对顽固性腹水患者,在常规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可给予短期应用(30 d以内)托伐普坦治疗,初始剂量可为15 mg/d,但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确保血钠浓度不可升高过快(每24小时升高2~4mmol/L,不超过8 mmol/L),以免引起中枢神经损伤及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内容节选自《关于肝硬化并发症诊治的共识与争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