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北京红十字急救抢救中心 梁润军
头孢配酒,为何危险?这是由于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
简单来说,双硫仑样反应就是头孢类药物和酒精在体内共同作用,中断了人体酒精代谢过程,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出现中毒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指双硫仑或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的药物抑制肝脏乙醛脱氢酶,阻碍酒精代谢,导致即使少量饮酒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的反应,轻者出现软弱、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重者可有呼吸抑制、虚脱、惊厥、心功能失常等剧等烈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1、常见临床症状
颜面或全身皮肤潮红,头昏、头痛、心慌、恶、心、呕吐、发热,血压降低或休克;严重者,甚至出现心前区痛、呼吸抑制、虚脱、惊厥、濒死感、意识障碍、心律失常、上腹不适、呕血、小便失禁等剧等烈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2、双硫仑样反应的时间特点
使用有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后饮酒,可早在5min即出现症状,一般多在30min,少数在lh内,很少在1h后才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小儿应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物后,应在停药后2周~3周,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的食物,因为小儿肝脏代谢乙醇的功能轻差,即使较低的乙醇浓度即可出现此类反应。
3、双硫仑样反应与饮酒种类和量的特点
双硫仑样反应与使用药物的剂量、停药后的间隔时间和饮酒的量成正比,与饮酒种类关系不明确。有报道饮50mL啤酒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白酒、红酒、黄酒、啤酒和含有乙醇的饮料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当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时,常持续2h左右可逐渐缓解,重者可持续24h或数天才能完全缓解。
1、就地处理:立即停止饮酒,催吐,有条件时洗胃。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和鼻腔呕吐物和分泌物。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2、一般处理:吸氧、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查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和观察脉搏血氧,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3、双硫仑反应的主要治疗措施:在严密观察病情的情况下,立即停用相关药物,静脉滴注大量液体(加入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6、维生素C等),加速药物和乙醇的排泄。
4、此外要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可给予吸氧、利尿,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并注意测定血钾、血镁浓度,及时纠正低血钾、低血镁。
5、恶心、呕吐严重者,给予甲氧氯普胺10~20毫克肌肉或静脉注射。
6、伴心绞痛、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T波低平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片1片(0.5毫克)立即舌下含服,一般在2~5分钟见效,若无效可再含化一片。
7、嗜睡、意识不清或昏迷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盐酸纳洛酮0.4~1.2毫克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症状严重者可以1小时后重复给药0.4~0.8毫克。
8、低血压、休克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变血管机能和改善微循环。将间羟胺10~30毫克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紧急情况下可先静脉注射0.5~5毫克,再继续静脉滴注。有甲亢、冠心病、糖尿病病史者,慎用间羟胺,可改用盐酸多巴胺20毫克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
9、地塞米松用于急症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每次2~6毫克,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不要使用氢化可的松的注射液(含50%乙醇),以免加重病情。
常见的含乙醇的药物制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前列腺素E2注射液、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碘酊、正骨水、人参蜂王浆、沙丁胺醇气雾剂等。
用药期间禁止饮酒或避免接触含乙醇类制剂。对于禁酒时间,多数人认为服药期间和服药后 5~7d 内禁止饮酒。
也有在用药前发生反应的报道。医护人员对于在应用含乙醇制剂时, 要充分考虑到含乙醇制剂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同时也应警惕含乙醇的食品(醉蟹/醉虾、啤酒鸭、糟鸡、酒酿丸子、酒心巧克力等)。
来源:院前急救联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