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咯血三个多月,吸入式肺脓肿竟因口腔卫生!

2023-03-28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李大伯咯血三个多月,一度怀疑自己得了肺癌,辗转多家医院始终寻不到病因。幸运的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章锐锋教授通过精湛的医术和敏锐的观察力,明确诊断李大伯患上了肺脓肿,而致病的罪魁祸,竟然是他的“一口烂牙”。


咯血三个多月怀疑肺癌,辗转三家医院求医无果


75岁的李大伯3个月前突然出现咯血,并且每天咯血多次。咯血的症状出现后,李大伯多次到当地医院就医挂水治疗,但收效甚微。李大伯和家人都担心患上了肺癌,于是又到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果为肺炎。经过医院的抗感染、止血治疗,李大伯咯血症状有所好转。


好景不长,当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李大伯又开始反复咯血,甚至量更大了。情急之下,家人带着李大伯又辗转至第三家医院,医生接诊后便为李大伯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试图找到导致患者频繁咯血的“罪魁祸首”。然而事与愿违的是,这一次的检查依然没有结果,医院只能继续维持抗感染、止血治疗。


看着李大伯每天咯血、日渐消瘦,家人心急如焚,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章锐锋教授的门诊寻求治疗。


呼吸科专家抽丝剥茧明确诊断:吸入式肺脓肿!


章锐锋主任仔细了解李大伯情况后,明确了治疗方向:首先必须先“揪出”病因,再有效地对症下药,减少对患者的身心折磨。随后,章锐锋主任带领医疗组成员一起制定了诊疗计划,建议患者再做一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且要在病变处肺泡灌洗液NGS和病理。李大伯和家属一致同意这个方案。


检查结果清晰显示,患者体内有大量厌氧菌正在繁殖,肺部有急性和慢性的炎症,章锐锋主任当即明确诊断:这是典型的吸入性肺脓肿


得知没有患上恶性肿瘤,李大伯和家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十分疑惑:为何体内有如此多的厌氧菌呢?


为了进一步明确厌氧菌的来源,章锐锋主任带领医护团队来到李大伯的床边,仔细察看了他的口腔。这一次检查,让大家十分吃惊:患者口腔内满是龋齿,部分牙齿脱落,还有金属假牙,口腔卫生很差。


爷爷平时就是不爱刷牙!”检查时,李大伯的孙子在床边大声说道。结果终于真相大白,李大伯长期口腔不卫生,滋生大量厌氧菌,误吸后引起肺脓肿,进而才出现咯血等症状。


“不用再担心是肺癌了,规范地抗感染治疗后会好的!以后要注意口腔卫生,牙齿问题一定要去口腔科治疗。”章锐锋主任宽慰道。经过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后,李大伯咯血明显好转,几天后便康复出院了。看着咯血三个多月的李大伯恢复了精神,家人的愁眉也终于舒展开来。


提醒:口腔卫生差是肺脓肿的高危因素


据悉,临床上像李大伯这样肺脓肿却很难得到明确诊断的患者不在少数。


章锐锋主任介绍,肺脓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部分患者可有咯血。吸入性肺脓肿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病原体经过口腔、鼻咽腔被人体吸入。口腔卫生差、扁桃体发炎、鼻炎等产生的细菌被无意识的吸入肺内,体内的病原菌进行大量繁殖,都会导致肺脓肿。


“既然肺脓肿是一种感染性的病变,只要根据明确病因,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肺脓肿就是可以治愈的。”章锐锋主任补充道。


“肺脓肿患者肺部存在炎症,往往会伴随发烧的情况,但有些人会认为是感冒引起的,出现咯血等症状后,又很容易误认为是得了肺癌,因此很大可能耽误治疗。”章锐锋主任提醒,肺脓肿急性发作期间,一定要尽早明确病因、尽快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对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通讯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蔡逸秋  崔玉艳 陈晶晶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