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李连喜
糖尿病患者体内隐藏着一颗危险的“定时炸弹”,糖尿病患者80%左右的致死、致残都是它引起的!这颗“定时炸弹”就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指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动脉疾病等。
我们熟知的心梗、中风、下肢动脉闭塞等都属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因此一定要重视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患者存在的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高凝状态、高血压等,都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心绞痛等大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这么常见,又如此危险,那么怎样才能及早识别这颗定时炸弹呢?糖甲大院李医生提醒,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时要高度警惕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存在的可能:
表现为自觉心跳很快或有心脏漏跳感,或者胸口发闷、全身无力等症状,有时伴大汗、恶心等。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的存在,胸痛的感觉可能不明显甚至缺乏,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可能没有胸痛,容易误诊。所以千万要警惕糖尿病无痛性心梗,减少漏诊的发生。
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乏力甚至瘫痪。有时候会突然发生短暂性意识缺失,严重者有晕厥或抽搐发作。
表现为活动后下肢疼痛不适。患者活动后出现下肢局部疼痛、麻木或肌肉无力感,停止运动后症状缓解,重新运动则又出现,休息后缓解,这些常提示下肢动脉可能存在狭窄。
表现为稍活动后就感到气喘吁吁,夜间常憋醒,通常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心脏疾病。
那么,如何拆除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这颗“定时炸弹”呢?
糖甲大院李医生建议做好以下几点以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首先,糖尿病确诊后,至少每年评估一次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尤其是合并肥胖、高血压病、血脂紊乱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应进一步检查评估心脑血管病变情况如动脉超声、冠脉CTA检查等。
定期体检,早防早治,防患于未然。
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轻体重,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
吸烟是比较明确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有吸烟习惯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戒烟。
高血压对心血管病、脑卒中等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控制高血压就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其降压目标应<130/80 mmHg,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友可放宽至<140/90 mmHg。
一般来说,血压≥140/90 mmHg,考虑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血脂紊乱也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因此调脂治疗对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建议血脂控制目标如下: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没有达标的话,建议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就是前述的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时需要服用他汀类或贝特类等降血脂药物。
糖尿病患者的高凝状态是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抗血小板治疗如服用阿司匹林可有效改善高凝状态,预防包括卒中、心肌梗死在内的心脑血管事件。
对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而对伴有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糖友可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为避免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阿司匹林的合适剂量是每天75~150mg。
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也是十分明确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
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的减重目标是3~6个月减轻体重的5%~10%,并保持腰围正常。这里提醒一下,对于看不见的肥胖也就是内脏脂肪堆积导致的腰围超标即腹型肥胖千万不能忽视!
对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这颗“定时炸弹”的防治,一定要在个体化降糖的前提下,综合管理心血管风险因素。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并发症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等,制订适合每个人的血糖控制目标。
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则尽早联合降糖治疗,以达到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在降糖的同时不增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风险,对于肥胖糖友要降低体重和减小腰围则更好!
一定要全面综合管理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如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并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
来源:糖甲大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