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心血管健康饮食:PURE研究的启示(一)

2020-08-03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血脂异常冠心病

谈到心血管健康饮食,多数临床医生知道的是“低脂、低盐、低油、大量蔬菜水果”的饮食模式,那么这一膳食模式是否合理、是否有科学依据,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膳食模式建议是否应有所不同,目前缺乏研究证据。


   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是一项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全球25个高中低收入国家15万余人群,主要研究目的是观察不同的社会结构、经济水平下,社会因素(环境、营养和相关的食品政策、社会心理和社会经济因素、烟草环境)、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等)与心血管疾病等之间的关系。


      目前为止PURE研究发表与营养膳食相关的文章共6篇。这些文章一经发表,在学术界和大众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既往对脂肪、碳水化合物、乳制品、盐摄入的认识被挑战,这其中不乏对pure研究结果的错误理解或断章取义。本文就pure研究发表的系列营养膳食文章做一梳理,希望为大家理解pure研究提供更多思路,进而为患者推荐合理的心血管健康饮食。


//

Pure 研究的研究方法

//



     来自五大洲的25个高、中、低收入国家(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智利、孟加拉国、中国、哥伦比亚、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菲律宾、波兰、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苏丹、瑞典、坦桑尼亚、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津巴布韦),中国参与研究人数为4万余人。参与者入组时均无心血管疾病,年龄为35-70岁。纳入人群起止时间为2003年1月1日-2013年3月1日,随访时间各研究略有不同,平均随访时间为7.3年,最终随访截止时间为2017年3月31日。


     研究人员采用地区特异性的标准化食物频率问卷考察参与者的饮食结构以及频率,采用标准化问卷收集有关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收入和就业)、生活方式(吸烟、体力活动和酒精摄入量)、健康史和用药情况以及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信息。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心血管疾病,包括总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中风和心力衰竭。采用随机效应的Cox模型评估食物中水果、蔬菜和豆类、碳水化合物、膳食脂肪与心血管疾病事件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

Pure研究中关于膳食水果蔬菜和豆类的启示

//


       目前指南建议膳食中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为每日5份及以上,这项推荐主要来源于观察性研究和欧美人群,少部分数据来自日本和中国,尚缺乏全球其他地区人群的数据。Pure研究中全人群平均每日摄入水果、蔬菜和豆类量为3.91份。每份的定义为水果或蔬菜125g或烹饪后的豆类150g。研究发现,水果、蔬菜和豆类摄入量在中国、南亚、东南亚和非洲人群明显低于北美、南美和中东人群,远没有达到目前指南的蔬菜水果日推荐量。居住在城市、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以及有运动习惯的人群摄入量相对较高。


      校正年龄和性别后的多因素分析显示,每日水果、蔬菜和豆类摄入量越高,主要心血管疾病(HR,0.90),心肌梗死 (HR,0.99),心血管死亡(HR,0.73),中风(HR,0.92),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HR,0.84)和总死亡率(HR,0.81)相对风险越低。但进一步加入更多的校正因素,包括:地区、能量摄入、吸烟、糖尿病、城市或农村居住、体力活动、受教育程度、白肉、红肉、面包、谷物和蔬菜的摄入后,蔬菜水果和豆类的摄入量只与全因死亡率和非致死性心血管死亡相关。其中每日3-4份水果、蔬菜和豆类摄入(相当于375-500g/天)人群的全因死亡相对风险最低(HR,0.78),再进一步增加每日水果、蔬菜和豆类的摄入量,并不能进一步增加获益(如5-10份水果蔬菜和豆类的摄入,个体的全因死亡相对风险分别为HR 0.78和HR 0.84 )。


      针对水果、蔬菜和豆类的单项分析表明,每天1-2份的水果摄入,心血管死亡相对风险降低了14%,非心血管死亡相对风险降低了22%,全因死亡相对风险降低21%,并且增加摄入量并没有进一步降低风险;每天4份以上的水果摄入,主要心血管疾病相对风险可降低21%,校正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后降至11%,但失去了统计学意义;关于豆类,仅校正年龄和性别,豆类摄入与心血管死亡和主要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但校正其他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后,这种负相关性失去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多因素校正后,每周3份以上到每天1份豆类摄入,可使非心血管死亡相对风险降低22%,但进一步增加摄入量并没有进一步降低非心血管死亡风险,其中每天1份以上豆类摄入(本研究每日平均豆类摄入为66g,最高摄入量约为每日1.4份),全因死亡相对风险可降低26%。



     对蔬菜摄入而言,既往研究没有将蔬菜的食用方法加入研究分析,在欧美国家蔬菜生食和熟食都很常见,在亚洲和中国蔬菜多数为熟食,蔬菜加热后可以导致营养成分活性的改变(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因此生食和熟食蔬菜对健康的影响可能不同,本研究证实了这一推测。对于生食蔬菜而言,每天摄入1-2份生蔬菜与总死亡率风险降低显著相关,而每天1-2份熟蔬菜摄入量与死亡风险降低仅中等相关;每天2-3份生蔬菜摄入可使主要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21%,而每天2-3份熟蔬菜摄入与主要心血管疾病无相关(HR 1.17,p=0.0853)。


     本研究获得的结果,就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而言,与既往大多数研究结果相一致,少数不一致结果经分析发现多与既往研究样本量和数据采集方法不恰当有关。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每日蔬菜水果摄入量最多400g,可使全因死亡相对风险降低24%,但进一步将每日蔬菜水果摄入量增加至800g,全因死亡相对风险仅进一步下降7%,并没有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与本研究结果高度一致,进一步证实了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对于卒中与蔬菜水果和豆类的关系,既往研究不多,本研究并没有发现蔬菜水果摄入量与卒中有明确的相关性,既往研究包括医疗保健人员随访研究、荷兰危险因素和慢性病控制监测项目以及多种族队列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亦相似,提示膳食水果、蔬菜对卒中预防的获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


  本研究结果结合既往研究结果提示,每日蔬菜水果豆类摄入量3-4份,相当于375-500g,无论从心血管健康角度还是非心血管健康角度讲,都是非常适合的摄入量。其中水果每日1-2份、蔬菜每日2-3份、豆类每周3份即可,就蔬菜做法而言,建议以生食为主,熟食蔬菜要避免长时间烹煮煎炸。


来源:北医人民心脏康复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