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有何区别?|药问药答

2023-05-31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相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警戒的内涵有所加深,外延有所扩展。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以“监测”为中心进行的制度安排,强调的是药品上市后的风险管理

药物警戒则是以“警戒”为中心进行的制度设计,强调的是贯穿药品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在药物警戒中,监测、分析、识别、评估都是基本手段,风险预警和控制才是最终目的


21世纪初以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国际上对药品风险发生规律的认识及药品监管理念的更新,药物警戒已从传统的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拓展到药品研究、生产、销售、使用及监管各环节,包括任何可能影响药品安全的风险因素、不良事件及其防控措施。


欧盟2012年发布的药物警戒实践指南,将药品不良反应定义为“药品产生的非预期且有害的反应”。根据该定义,药品不良反应不仅包括按说明书使用药品引发的有害反应,也包括超说明书用药药物滥用用药错误药品质量缺陷疗效缺乏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食物相互作用以职业暴露等引发的有害反应。见图1。

微信截图_20230530141056.png

虽然目前我国仍将药品不良反应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但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关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事宜的公告》和实际工作中,强调的是“应当按照可疑即报原则,直接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报告发现或获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围包括患者使用药品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且无法排除与药品存在相关性的所有有害反应”,以全面收集药品上市后真实世界中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信息。其工作实质与欧盟药品不良反应定义的范畴是一致的,更能体现保障公众临床用药安全的风险管理目标。


随着《药品管理法》的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扩展到药物警戒范畴。医疗机构作为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和药物警戒的关键参与方,应构建本机构的药物警戒体系,以监测、识别、评估、控制药 品不良反应及其他与用药相关的有害反应。医疗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都应该是用药风险的防范者与报告者。



本文节选自《医疗机构药物警戒体系建设专家共识》




猜你想看

常用的抗感冒药,哪点踩“雷”了?


换药后剂量怎么调?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版)》发布!


胰岛素的使用,要避开这些“坑”!


哪些药物会引起肾损伤?


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到底有什么区别?


二甲双胍超说明书治疗肥胖症处方分析1例


老年带状疱疹的抗病毒和镇痛治疗,该如何治疗?


难治性与极端难治性高血压的用药


儿童可以使用强力枇杷露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