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王新房教授
王新房,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影像科特聘教授。
他是超声医学领域享誉全球的先驱者,曾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他被国际心血管超声协会授予“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的称号,并被 赞为“中国的菲根鲍姆”(注:菲根鲍姆为国际超声医学界领军人物)。 他,就是王新房。
他是胎心超声监测第一人
1934年,王新房出生在孟津县平乐镇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是教书先生,深知读书有用,这对他日后选择读书、考大学影响很大。1953年,王新房考入中南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前身)。因成绩优异,他毕业后留校任教。
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医生只能靠听、摸来了解胎儿在母体中的情况。1963年,王新房和同事用超声波检查一名孕妇的子宫时发现,宫腔内有反射摆动,推想这应是胎儿的肢体活动。“既然能了解肢体活动,胎心活动是否也能了解?”王新房开始尝试用两个超声探头,一个连着孕妇心脏,一个连着胎儿心脏,得出两个快慢不一的波段,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了胎儿心跳反射。
这一成果对诊断早期妊娠、确定胎儿是否存活等具有重大价值,很快在全国推广。1963年,王新房和同事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能和心电图、心音图同步显示的超声心动图仪。由于当时国内外医学界交流不多,国际医学界一直认为欧洲的专家最早应用超声。直到2000年左右,国外学者才发现,早在近40年前,中国的王新房就率先用超声监测胎儿心跳,承认王新房是胎心超声监测第一人。
为了一项研究,他拿自己做试验
1978年1月8日,王新房所在医院的一间手术室里气氛紧张。医院主要领导赶到现场,心内、心外两大科室主任严阵以待,王新房躺在手术台上,准备拿自己做“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法”的第一例人体临床试验。
此前,王新房听说一家医院用双氧水静脉注射治疗肺心病时,病人出现了氧气栓塞。他心想“发生栓塞是坏事儿,但能不能变成好事儿?”当时,观察心脏病变,国外用靛氰蓝绿作造影剂,但这种造影剂造价昂贵,准确性又不高。王新房想到双氧水产生的氧气泡会在心血管腔内形成强烈反射,如剂量适当,有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造影剂。
历经大量动物试验,王新房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想应用到临床,还需要做人体试验。造影剂产生的气体栓塞可能给心脏和大脑带来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此前也多次出现因剂量不当导致实验动物死亡的例子,最后,王新房决定自己上阵!试验前,王新房的儿子王贯文得知消息,急忙赶来,生气地质问父亲为何隐瞒。“我研究了这么久,心里有数,你放心。”王新房安慰儿子后,又回到手术台上。
经过3次不同剂量的注射,最终确定了双氧水造影的相关数据。经过3年努力,王新房终于发明出“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法”,该方法远优于当时国外的造影法,是超声心动医学领域的重大进展。其后,该造影法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
他将肝脓肿诊断正确率提高到90%以上
1962年,全国肝病肆虐,尤以肝脓肿为甚。病人患肝脓肿后肝部肿大、疼痛、持续发烧,但医生确诊该病时只能靠指压、询问等简单方法,导致肝脓肿诊断正确率并不高。
王新房想到,在海上人们能利用超声探测鱼群,那临床能否用超声探测肝脏有无液体?他将超声诊断仪的灵敏度调高,探测肝部,发现肝组织反射强烈,但脓肿部分没有反射,借此不但可以确定脓肿有无、深浅、大小,还能确定穿刺方向、位置等。这一重要发现帮助国内肝脓肿的诊断正确率提高至90%以上。
此后,该方法逐渐被用于胸腔积水、腹水、肾脓肿和胰腺脓肿等多种疾病的诊断。1975年,英国学者撰文指出:“王氏(王新房)的研究成果,218例肝脓肿诊断正确率达97%,这一成果是西方世界很难超越的。
毕生奉献给医学,
他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毕生奉献给医学的王新房先后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4次获得国家部委、省各级奖励。1979年,王新房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当时的卫生部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世界超声医学生物联合会和美国超声医学会称赞王新房为“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国际心血管超声协会更授予他业内至高荣誉——“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的称号。
随着年事渐高,王新房的“战友”大多选择安享晚年,但王新房一直没离开临床一线。2005年,当他71岁高龄时,凭借《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第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12年,王新房成为国内首位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荣誉会员,该学会主席詹姆斯·托玛斯盛赞其为“中国的菲根鲍姆”。
一间实验室,承载了王新房毕生的梦想,但在生活中,对于妻儿他不无遗憾。王新房说,他很听妻子的,因为忙于事业,家人为他牺牲太多。他曾与妻儿分隔两地20多年,直到1975年王新房加入非洲医疗队,他的妻子才被调到武汉。彼时,王新房的大儿子已经20岁了。如今的他,在陪伴家人之余,仍经常走进实验室,指导学生、后辈,为超声医学发挥余热。
每天“坐镇”病房超声检查,把严谨的态度传递下去
住院部的这间3号检查室,8点开门检查,王新房每次都会提前到,他放下提包,换上白大褂,和年轻医生一起静候病人的到来。令所有医护人员敬佩的是,王老此前不慎摔伤,但他仍每天风雨无阻到病房,坐在仪器前一检查就是两个小时,一丝不苟,从没喊过累。
王老坐在仪器前,一般不怎么出声,只是静静看着年轻医生做检查。如果遇到疑难重症患者,或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时,他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声音温和、解释通透。医院影像超声科一位医生说,每天排队等候检查的患者较多,一忙起来,年轻医生容易忽略一些细节。“但王教授问诊,每一位患者他都检查得非常仔细,并尽最大努力找准背后的病因,他严谨的态度令我们汗颜。有这位业界权威在现场指导,我们有压力,也学到了很多。”
“我总跟孩子们说,我坐在这儿,不是来挑错的,我们互相配合为患者明确病因,才能为医生后续诊治提供更准确的影像报告。”王老说,“作为一名医生,要严谨对待每一位病人,只有严格要求年轻医生,今后他们才会将这份严谨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王老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如今不少弟子门生已成为全国各地、各家医院超声学科的“顶梁柱”。
“搞了一辈子的超声影像,心里放不下病人。”王老总这么说,他说只有每天到医院,给病人看病了,这一天心里才踏实。
通讯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张玮 彭锦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