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静脉窦、浅静脉丨头颅MRI易误诊影像系列

2021-03-25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脑血管病非原创

头颅MRI容易误诊的影像很多,部分并不为人所熟知。 


容易误认为异常的静脉窦、浅静脉


1)横窦、乙状窦流空信号消失,误诊为静脉窦血栓

横窦、乙状窦流空信号消失,T2WI、FLAIR高信号,该区域双向血流流速下降。

单侧,左侧常见。

DWI与其他静脉信号一致,FFE无磁敏感效应。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506.jpg

图1 左侧乙状T2WI、FLAIR高信号,容易误认为是异常,如静脉窦血栓之类


图2 左侧乙状窦T2WI、FLAIR高信号


2)容易被误认为是血管畸形的天幕窦

天幕窦,不广为人知的静脉窦之一。


天幕窦是持续性静脉通道,位于每侧天幕;出现率约86%,两侧分布不对称,左侧多于右侧;大小、形态差异很多。


天幕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畸形,包括发育性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


小脑幕区的影像,我们经常需要相邻层面观察,以判断是位于脑外(小脑幕),还是枕叶或小脑,冠状位有助于定位。


部分容积效应伪影在小脑幕区很是常见,应引起重视。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513.jpg

图3 天幕,容易误认为血管畸形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515.jpg

图4 天幕窦,容易误认为血管畸形


3)蝶顶窦

蝶顶窦左右成对,位于蝶骨小翼后缘两层硬脑膜之间,但存否不定。

接受附近硬脑膜静脉,有时接受硬脑膜中静脉的额支,开口于海绵窦前端。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517.jpg

图5 右侧蝶顶窦起始部折曲,容易误认为异常


4)大脑浅静脉

大脑表浅静脉可分为上、中、下三组。因为这些静脉变化不一,多无具体名称。但有三大支皮层静脉常可认出,但同时出现的概率并不大。


正常的表浅静脉变异相当大。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519.jpg

图6 大脑中浅静脉是一明显而不恒定的静脉或一组静脉,沿侧表面走行。


收集(引流)侧裂及脑岛区的数小支。


中浅静脉旋即向前围绕颞叶尖端并向内走入海绵窦或蝶顶窦。


大脑中浅静脉常见多发,如有脑裂畸形或皮层发育不良等先天畸形,覆盖于畸形脑上的静脉也往往异常。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521.jpg


两例大脑中浅静脉断层图像



图7 7岁男童,中间帆腔囊肿复查。左侧大脑中浅静脉,右侧Trolard静脉;中间帆腔囊肿


图8 22个月男童,头围偏大,发育未见异常,神经系统体征(-)。既往MR:先天性蛛网膜下腔增宽。右侧大脑中浅静脉,双侧Labbe静脉;终末带


Trolard静脉是主要的上吻合静脉,又名额静脉,是一支大而不恒定的血管,它从侧裂后上行,走到大脑半球中部凸面。连接大脑中浅静脉与上矢状窦。

图9 一侧粗大的Trolard静脉,容易被误认为异常


Labbe静脉是下吻合静脉,又名枕静脉。静脉沿枕颞沟在颞叶上走,连接大脑中浅静脉与横窦。


在75%解剖标本中此静脉可见于一侧或两侧大脑半球。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553.jpg

图10 双侧Labbe静脉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556.jpg

图11 另一例双侧Labbe静脉


小结:

  • 、乙状窦一侧性流空信号消失,应综合分析,避免误诊为静脉血栓。

  • 天幕窦、蝶顶窦、“扩张”的大脑浅静脉,容易被误认为是血管畸形等。

  • 留意影像细节,可以让你发现别人可能忽视的影像,从而可降低漏诊率、误诊率。

 

来源:神经病学医学网(作者:Doctor X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