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吕先生发现9岁的女儿皮肤和巩膜发黄后立刻来医院就诊。查体后医师发现患者眼睛的角膜外出现了一圈棕绿色的环,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和血清铜蓝蛋白等检查后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随后经过排铜以及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黄疸消失且无其他问题后给予出院,出院后还叮嘱了按时服药以及定期复查。
与此相比的另一名患者就很不幸了。王先生在十年前突发性格改变,表现为喜怒无常以及行为异常,还伴有手脚抖动和舞蹈样动作。当时在当地医院检查肝功能和血清铜等指标后疑诊为“肝豆状核变性”,但家属未听从医师的诊断,还将患者送往精神病院按“精神分裂症”治疗。在长时间未干预“肝豆状核变性”的情况下,患者今年入院后发现四肢已经非常僵硬、震颤、吞咽困难导致无法正常进食以及言语不清等情况,并且治疗后效果也并不理想。假如患者能够尽早地接受相对应的治疗,那结局就不会是这样了。
通过以上两个病例,大家简单认识了肝豆状核变性对肝脏和神经精神系统的影响及其严重性。肝豆状核变性属于罕见病的一种,并被纳入了卫健委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由于大多数人对该病都很陌生,接下来本文会带您了解肝豆状核变性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因为ATP7B基因突变而导致的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ATP7B基因在人体中编码铜转运相关的蛋白,当ATP7B发生基因突变后,人体内的铜将无法转运进而在体内沉积。铜一般先在肝脏中过量沉积,对肝脏造成损伤。当沉积的铜超过了肝脏的容纳量,铜就会“溢”出来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液流动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沉积,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由于该病主要引起肝脏以及脑部豆状核的病变,因此得名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铜沉积在不同部位的时候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
①当铜沉积在肝脏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肝炎、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案例中的患者也是因为铜沉积在肝脏中导致了转氨酶的升高以及黄疸的出现。
②当铜沉积在眼部时,患者会出现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主要特征角膜Kayser Fleischer环(简称K-F环),这时可以看见患者的角膜后弹力层存在一圈金黄色或棕绿色的环。本案例中的患者也出现了K-F环,但相对没那么明显,需要使用裂隙灯查看。此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向日葵样白内障。
③当铜沉积在脑部时,患者会出现肌张力障碍、震颤、肢体僵硬和运动迟缓、精神行为异常以及其他少见的神经症状(例如舞蹈样动作)。大部分患者会先出现肝脏相关的临床表现后才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④铜还会沉积在其他部位,例如沉积在肾脏,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和肾结石;沉积在骨关节会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和骨软化症等;沉积在皮肤,患者的皮肤会出现色素沉着、变黑。此外,过多的铜离子也会损伤红细胞的细胞膜,导致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
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
针对人体的铜代谢障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都是为了减少体内的铜蓄积,按照作用机制分为增加铜排泄的药物和阻止铜吸收的药物。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药物有D-青霉胺、二巯丙磺酸钠以及二巯丁二酸。这三种药物都是通过它们化学结构上的巯基牢牢“抓住”人体组织中的铜,然后再将铜与药物的结合物排出体外。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患者使用D-青霉胺出现过敏反应,在使用D-青霉胺之前需要进行皮试。
锌剂是常用的阻止铜吸收的药物。患者在进食后,会有大量的铜进入胃肠道,锌剂可以诱导肠黏膜细胞尝试与铜结合的蛋白,使其与肠黏膜细胞上的铜结合起来排出体外,使铜不能被吸收。此外,有一种还处于临床试验的新药-四硫代钼酸铵,它不仅可以抑制肠道吸收铜,促进铜的胆汁排泄,还可以在血液中与铜形成复合物,阻止人体对铜的吸收,快速降低血液中的铜。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不要治疗后症状消失而停止用药。有患者就是因为进行排铜治疗后恢复得很好,出院后就再也没服用过医师开具的药物以及未定时复查,再次入院时情况已经非常糟糕,肌张力障碍以及震颤十分严重。最后希望大家对不明原因出现的精神疾病和肝脏疾病等给予重视,考虑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特别是青少年),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并且按时服药以及按时复查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
作者:仇志坤,李文威
来源:中国药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