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冠疫情热点问题解答】王宇明教授:当前我国新冠疫情反复的背景和成因是什么?

2021-11-18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新型冠状病毒病

【编者按】

近来,欧洲单周新冠病例达到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峰,11月11日,德国日增新冠确诊病例首超5万例,这无疑加大了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当前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实屏障仍是防控重点,一系列常态化精准防控措施也在防渐成熟之中。然而,国庆节以后我国新冠疫情在多地反弹,引起了很多民众的警觉和疑惑 。我们带着大家的常见问题请教著名感染病学专家王宇明教授,特别讨论了一些热点问题。王宇明教授将一一进行剖析,相信他的意见会对各位有所裨益。


【论坛报】当前我国新冠疫情反复的背景和成因是什么?

王宇明教授:尽管日前印度德尔塔变异毒株广泛传播,但疫苗的大范围接种致使很多国家放宽了防控措施,不少国家疫情发生反弹。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防控形势突然严峻。最近一次的国内重要事件是7月下旬南京禄口机场出现的疫情暴发,导致了一系列的疫情蔓延,同时伴有平行的多源性疫情暴发。当时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各地反应迅速,最终疫情被成功地压制下去。为那次疫情我专门接受了访谈,指出人群普遍存在麻痹思想是导致疫情反弹最重要的原因,希望全国各地重视起来,引以为戒。那次暴发对于我国中秋和国庆两个节日,本来是一个好事,相当于一次警钟和演练。

遗憾的是,虽然那一次小考顺利顶过去了,各地相继恢复了正常生活,但同样问题再次出现。虽然境外疫情压力是本轮疫情产生的主要客观原因,但是这种输入风险存在的情况为时已久。特别是正值中秋节和国庆节,民众对正常游玩的需求“井喷”。我曾经参加过一次朋友聚会,感觉到当时的气氛就像疫情已经完全结束,一片喜乐安康的景象,因此我在恐慌之余选择了与家人尽快离开。所以此次疫情暴发的根本问题仍然是民众思想松弛,反应迟钝,对有关规定执行不力。例如,很多公共场合对戴口罩的要求不严格,导致戴口罩反而成为反常现象。此消彼长,疫情反弹自然不可避免。而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相关部门又过于紧张,手忙脚乱,防控过度苛刻,严重影响民众正常出行和生活。

当前,民众意见较大的有以下方面:一是单位不予以批假,影响正常就医、出差及上学;二是出现来自中高风险城市的旅客被其他省市直接遣返的现象,或者是到达酒店以后不予入住,目的只是为了规避自身风险;三是不管去过任何地方,均要求由中高风险地区外出返回后必须隔离14天;四是核酸检查效率低下,甚者等上七、八个小时,而造成现场人群情绪激动,争执吵闹,因此造成的聚众现象实际上风险更大;第五,对中高风险地区地域定义的过度扩大化;第六,对于官方已经完全掌握的个人信息反复电话询问,有扰民嫌疑;最后,在个人防护上过度依赖疫苗,并寄希望于潜在的药物,而忽略了戴口罩等基本防护措施。上述做法对常态化精准防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我们肝病科很多病人的就诊率显著下降,甚至低于疫情初期阶段。长此以往,很多病人病情反跳、复发,肝病加重甚至发生重症化,包括肝硬化失代偿、肝衰竭和癌变。

之所以各地具体政策执行差异很大,最根本的原因,是部分地区有关部门为了确保自身安全,一心规避本地风险。很明显,上述地区的做法既不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也不能达到精准抗疫的目的。为此,有必要群策群力,总结先进经验,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严格防控之中不应失去人性化。







下期预告:

王宇明教授将回答:如何正确定义中高风险地区以及为什么各地具体运用差异很大?如何理解和对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