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学习清单|感染指标到底怎么才能在临床中运用自如?(内含锦囊、指南、进展、干货)

2021-12-06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呼吸资讯头图.png

↑↑↑

点我一键到达清单列表


12.06.jpg



01 感染指标有哪些?有什么区别?

感染诊断三剑客CRP、SAA、PCT,你还傻傻分不清!


PCT与CRP的比较


G试验、GM试验需要掌握的要点



02 临床应用有哪些?


5大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对比


三大常规(血常规、CRP、SAA)在临床的应用


CRP、PCT、SAA、IL-6及HBP在脓毒症预防和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PCT)升高如何解读


肺炎仅看血常规吗?SAA也是敏感指标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临床应用


03 研究进展

PCT或不能作为严重AECOPD合并细菌感染时启动抗菌药物治疗的指标



04 专题笔谈

施毅教授:真菌感染病原学检测,可以信赖mNGS吗?



05 指南共识


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降钙素原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分级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SAA单独和与CRP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06 临床实战之病例

PCT猛翻一千多倍,到底为何呢?


浅谈降钙素原在感染病诊治中的实际应用与价值


病状改善,PCT却再次突然升高,究竟为何?!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新生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案例分享


二代测序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上)


二代测序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下)




07 大咖锦囊  分子生物学在真菌检验中的作用有多大?如何与现有G试验或GM试验结合进行病情判断?

目前,临床中真菌感染的诊断上相对比较困难。第一,真菌的培养条件是不同于普通细菌。如果医院的微生物室力量不强,只用细菌培养基培养真菌,培养结果通常不尽如人意。第二,真菌的识别更困难。细菌可以通过自动化仪器来识别菌种,但是真菌只能由检验科医生镜下识别。这很考验检验科医生的水平,既往调查显示,我国能识别念珠菌的检验科医生可以达到90%左右,能识别曲霉菌的检验科医生约50%左右,但是能识别毛霉菌的检验科医生只有5%。提高检验科医生识别真菌的水平也是提高真菌诊断的重要途径。


我们通过寻找标志物帮助我们识别真菌感染。现在有两个较好的生物标志物,即1-3-β葡聚糖(G)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G试验主要对念珠菌的敏感性较好,肺孢子菌及丝状真菌感染时也会升高,它的主要意义在于辨别患者是否有念珠菌血症。GM试验主要用于识别肺曲霉菌的感染,在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患者中敏感性较好,在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患者中的敏感性差一些。如果怀疑非粒缺患者存在曲霉菌感染,肺泡灌洗液的GM试验结果更具有诊断价值。


分子生物学这些年的发展很快,它能识别的范围较广泛,但它也有缺点,尤其是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为了测序病原体的DNA,需要对样本进行破壁。一份标本中,可能既存在真菌也存在细菌或者病毒。细菌的细胞壁和病毒的衣壳较薄,破“壁”容易;而真菌细胞壁较厚(例如曲霉菌或结核分枝杆菌)或有坚固荚膜(例如隐球菌),破壁困难。这要求做检测的破壁强度既不能过强也不能过,过强会导致细菌和病毒的核酸破损,过会导致真菌的核酸不易释放,可造成假阴性。技术限制了mNGS对真菌检测的敏感性。


我们要将真菌的培养和镜检、G试验、GM试验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而不是用mNGS检测代替常规的真菌检测方法,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这样才能提高真菌病原学诊断的水平。



指导专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施毅教授




08
课程
1.png

谷丽:感染指标的合理应用与解读




12.08.jpg

↑↑↑

点我看清单,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医学论坛报所有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