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心力衰竭的分类及临床意义丨心衰诊治

2023-11-22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微信图片_20231118111318.jpg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曾庆春 许顶立



Day 1:心力衰竭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心衰的分类对于心衰的诊治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心衰具有不同的治疗方案,本文将基于指南及临床实践,针对不同类型的心衰及其病理生理、治疗方案、预后展开分享。


心力衰竭 (HF)在临床上通常根据病情发生的急缓、严重程度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对HF进行分类。HF的分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同类型HF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治疗方案及预后均有所不同,临床医生通常根据不同类型的心衰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HF的分类



HF发生时间、速度分类


根据HF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急性心衰系因急性的严重心肌损害、心律失常或突然加重的心脏负荷,使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衰竭或慢性心衰急剧恶化。而慢性心衰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偿机制的参与。多数急性心衰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症状部分缓解,而转入慢性心衰;慢性心衰患者常因各种诱因急性加重而需住院治疗。


B型利钠肽 (BNP) 或N末端B型脑钠肽原 (NT-proBNP) 在多种类型的HF中升高,是临床诊断HF的重要依据。诊断急性心衰时,NT-proBNP水平应根据年龄和肾功能进行分层:50岁以下的患者NT-proBNP水平>450 ng/L,50岁以上>900 ng/L,75岁以上应>1800 ng/L,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时应>1200 ng/L。BNP<100 ng/L、NT-proBNP<300 ng/L时通常可排除急性心衰;BNP<35 ng/L、NT-proBNP<125 ng/L时通常可排除慢性心衰。



根据LVEF分类


由于LVEF对心衰患者的药物治疗反应及预后至关重要,因此,根据LVEF对心衰患者进行分类有助于心衰患者诊疗方案的制定。LVEF≤40%的心衰定义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LVEF在41%~49%的心衰定义为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 (HFmrEF)、LVEF≥50%的心衰定义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 (HFpEF),在最新的指南中,新增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HFimpEF)的定义,即基线LVEF≤40%,治疗后LVEF较基线增加≥10%,且再次测量LVEF>40%。下表为2022年AHA/ACC心衰指南推荐的HF分类及标准,可供临床参考。


表1  HF分类标准

5e082d5b45836abf1904d1ec8fe57f7.png



HF分类的临床意义



病理生理机制


HF大多是由于左心室心肌功能受损所致,也可因心包、心内膜、大血管病变以及高血压、代谢异常所致。不同类型,尤其是HFrEF和HFpEF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在HFrEF患者中,神经激素通路的过度激活是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通常伴有左室肥厚或左室扩大、室壁运动降低等特点;而HFpEF具有多个重叠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系统性炎症、利钠肽不足、神经内分泌激活、代谢异常、脂联素缺乏、内皮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HFpEF通常以左室肥厚、左房扩大为主,并不伴有室壁运动障碍。HFmrEF的病理生理特定可能更接近HFrEF,也有循证医学研究将其归类于较轻症的HFrEF,目前指南推荐的HFrEF的治疗药物对HFmrEF同样具有一定疗效,两者在临床特征、治疗获益等方面也更为相似。



治疗


急性心衰的治疗


急性心衰往往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衰的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急性加重,常危及生命,必须立即进行医疗干预,通常需要紧急入院。急性心衰的治疗原则为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积极治疗诱因和病因。


慢性心衰的治疗


慢性心衰患者根据其LVEF的不同,治疗原则及方案也有所差异。


慢性HFrEF的治疗目标是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预防和逆转心脏重构,减少再住院,降低死亡率。对所有新诊断的HFrEF患者,尽早使用ARNI/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SGLT-2受体抑制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以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有淤血症状和(或)体征的心衰患者应先使用利尿剂以减轻液体潴留。若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 的适应证,应予推荐;经以上治疗后病情进展至终末期心衰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心脏移植、姑息治疗、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治疗。此外,对于HFrEF患者药物治疗后LVEF得到改善的HFimpEF患者,即使患者没有症状,也应继续使用指南推荐的HFrEF药物治疗方案,以避免HF及左室功能障碍复发。


HFpEF患者的治疗主要针对症状、危险因素、心血管基础疾病以及合并症、采取综合性治疗手段。有淤血症状和(或)体征的心衰患者使用利尿剂。2023年ESC心衰治疗指南推荐,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能够降低HFpEF患者的住院率及心血管死亡率。


HFmrEF占心衰患者的10%~20%,其在病因学、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合并症及预后等方面介于HFrEF与HFpEF之间,HFmrEF的患者应反复评估LVEF以明确疾病的过程轨迹;2023年ESC心衰治疗指南推荐,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能够降低HFpEF患者的住院率及心血管死亡率。


总结




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症状和体征可由心室充盈或射血的任何结构或功能损害引起,HF的分类对于病情识别及治疗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类型,尽早采取循证研究证实的治疗方案,以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同时,无论何种类型的HF,均不能停止药物治疗方案。


互动问题

  1. 慢性心衰可根据LVEF分为哪几类?

  2. 哪种药物能够降低心HFpEF和HFmrEF患者的住院率及心血管死亡率?

请在评论区回复

答案明日公布!


下期预告

导致心力衰竭的病因或疾病有哪些?敬请期待明日文章!


点击下图,返回专题


原创内容,转载须授权








作者简介
FOLLOW US
曾庆春

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获得者,曾到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访学。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irculation、Sci Adv、PNAS、Cardiovasc Res、ATVB等发表多篇原创性SCI论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级等科研项目十余项。荣获全国第五届“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广东省优博、“羊城好医生”等荣誉,申请国家专利十余项。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急重症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医师分会常委、大湾区心脏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副主委等。


许顶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大内科主任,二级教授,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批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担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兼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心血管急危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心血管病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等。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