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除了PCT,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区分细菌、病毒感染?|感问感想

2023-02-10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现阶段
临床区别细菌、病毒感染较有实用价值的实验检测方法


PCT等较为常用的炎症标志物因临床医生比较熟悉,不在此说明。本节内容主要阐述近年已在临床应用或短期内可能临床应用,在明确病原诊断方面价值较高或前景良好的实验检测项目。应指出的是细菌培养及其药敏分析,仍然是确认细菌感染的金标准。


01
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HNL)


主要存在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二级颗粒中,在肾、胃肠道、支气管、胸腺、胰腺等组织有少量表达,正常情况下体液HNL水平稳定,某些病理生理情况下,如细菌感染、宿主对移植物排异、急性肾损伤时,HNL由活化中性粒细胞或损伤上皮细胞释放至细胞外,致血或尿液等体液中HNL含量短时间内迅速升高。


血中HNL主要来源于循环中性粒细胞,为双聚体;尿液HNL主要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单聚体,系急性肾损伤标志物。研究显示细菌感染早期血清HNL水平迅速升高,而病毒感染时无升高,其对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目前常用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RP、PCT等非特异性感染炎症标志物,可作为鉴别急性细菌和病毒感染的一种新的有效标志物。对细菌感染的良好鉴别能力限于血清HNL,EDTA-血浆无此特征,试管内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标本采集后几小时内继续释放HNL,这种释放活性反映了细菌刺激而非病毒诱导的中性粒细胞激活状态。为能快速早期应用,全血标本是更好的选择。采用全血标本,分析时间在10~20 min内,这是开发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的基本理念。有研究探讨HNL的POCT技术,采用甲酰蛋氨酸-亮氨酸-苯丙氨作为中性粒细胞激活剂,预激活全血中性粒细胞,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已被细菌感染活化的颗粒。该方法与血清HNL变化高度一致,优于CRP、PCT、CD64。检测时间<15 min,具有高度实用价值。


02
聚合酶链反应(PCR)


PCR的发展给病原微生物检测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通过PCR体外扩增病原微生物核酸,使高灵敏、高特异检测单个病原微生物成为现实。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PCR技术能在一个试管内将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一DNA片段于数小时内扩增至十万乃至百万倍,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里程碑,在明确病毒或细菌病原诊断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PCR技术经过30余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手动/机械手式水浴基因扩增,到目前广泛应用的实时定量PCR为代表的定量、自动、快速检测,乃至数字PCR、多重PCR,有近20种PCR技术面世。在感染病原诊断领域,PCR技术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其检测越来越精准,所需时间越来越短,相关临床研究不胜枚举。未来将朝着高通量、多通道、多功能、短时间、床边化发展。应注意的是,细菌、病毒死亡后,其核酸成分可能存留数日甚至更久,检测结果判读应注意结合临床变化。

03
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NGS具有高通量、多病原特点。包括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目标区域测序(targeted regions sequencing,TRS)和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s Sequencing,MS)。可在1次测试中运行多个病原体,也可分析一个患者的多菌种临床样本。随着技术进步,其测试成本明显降低。可用于医院感染性疾病暴发调查、未知病原体的鉴定、监测病原体特性变化及传播途径;针对临床个体患者,可发现常规极少检测的特殊病原体。在检测技术灵敏性良好的前提下,其阴性可助于除外相关感染,其阳性结果特异性及与临床现存感染的关系需仔细分析、判读




作者:任晓旭

本文节选自《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

看见.gi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