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急性胰腺炎影像学检查的作用及表现

2021-12-3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胰腺炎非原创

影像学检查的作用及表现


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的早期(起病后1周内),影像学检查不是必需的,因为此时大多数患者可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数据得以正确诊断。修订版亚特兰大共识推荐出现以下情况时可早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1)AP诊断不明确;

(2)对临床怀疑的重症AP寻找确诊依据;

(3)临床病情恶化或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此外,修订版亚特兰大共识推荐增强CT检查作为AP患者的“一线”影像学检查技术。在AP发病初期行增强CT检查的临床意义为:

(1)寻找病因;

(2)确定严重程度;

(3)检出各种并发症;

(4)发现胰腺坏死的早期征象。


在修订版亚特兰大共识中,AP被划分为两大类:间质水肿性胰腺炎和坏死性胰腺炎。


间质水肿性胰腺炎的放射学特征包括:局限性或弥漫性胰腺水肿、弥漫性胰腺强化、胰周脂肪模糊不清或条索状(胰周炎症)。


与之相对的另一病理学类型为坏死性胰腺炎,依据坏死灶的分布和位置细化为3个亚型:

(1)胰腺坏死和胰周坏死型(混合型),约占75%;

(2)胰周坏死型,约占20%;

(3)胰腺坏死型,约占5%。


胰腺坏死型的典型放射学特征是在增强CT 图像上,胰腺实质内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的非强化病灶。而胰周坏死型的典型放射学特征是胰腺本身弥漫性强化,胰腺外周组织内出现混杂性坏死性积液(包含固体成分和液性成分)。混合型坏死性胰腺炎则既有胰腺实质内部的局灶性或弥漫性非强化区,又有胰周混杂性坏死性积液。


临床上,区分间质水肿性胰腺炎和坏死性胰腺炎对判断患者预后非常重要。通常,间质水肿性胰腺炎的病死率约3%,而坏死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可达17%,且当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坏死时,其病死率高达30%。因此,影像学检查对坏死性胰腺炎的检出至关重要。不过,AP患者何时行首次CT检查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由于过早的影像学检查,如起病后24h内,CT常常难以准确区分胰腺水肿与真正的胰腺坏死,影像学可能会出现低估或高估坏死灶的情况。事实上,如果胰腺坏死真的存在,坏死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影像学上显示得更加清晰而富有特征。因此,修订版亚特兰大共识推荐AP最理想的初次增强CT检查为发病后72h或以上(3~5d)。而CT复查则主要适用于经内科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一直不好转的AP患者,尤其是准备对患者行侵袭性操作之前,如穿刺引流或手术


作者:蒋志琼  张小明  肖波

内容节选自《急性胰腺炎国际结构化CT报告模板解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