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患者腹泻到底是什么原因?

2021-07-15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感染非原创


寄生虫感染在城市人口中很少见,年轻一代的检验人由于日常工作中见得少,导致寄生虫误诊、漏诊十分严重。尤其有些患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若无寄生虫形态学诊断手段的帮助,极易漏诊、误诊。

病例:


患者67岁,近半个月以来出现严重的腹泻伴有呕吐症状,患者以为是体质变弱,胃肠不适。每天腹泻十几余次。查体及各类辅助检查包括肝、肾、血脂、淀粉酶、血糖、尿常规等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


其中血常规中白细胞、中细粒细胞均正常,便常规未见白细胞,貌似排除普通的急性肠炎。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血红蛋白减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便潜血阳性。看到嗜酸性粒细胞的提示,难道此患者是寄生虫感染?建议患者重新留取新鲜粪便。


问及既往史,未饲养过宠物和家畜,未生食过鱼虾。但一个月以前去过贵州农村亲戚家,帮忙盖房。


随即在患者的大便标本中发现蠕动的虫子和大量虫卵。高倍镜下观察很像钩虫杆状蚴,虫卵壳薄透明。但是感觉虫卵很不清晰,似乎又跟钩虫卵不太一样。一般钩虫卵长这样,如下图:


微信图片_20210706164914.jpg


再仔细观察此患者杆状蚴虫体,前端钝圆后端尖细,无色透明。而钩虫杆状蚴口腔细长,烟管前段较粗,后段膨大呈球状。且由于虫卵发育为杆状蚴阶段在自然环境中完成,新鲜粪便中不可见。而粪类圆线虫杆状蚴口腔短,而且具有双球形烟管,部分杆状蚴在人体内完成发育,因此新鲜粪便中可见。下图为此患者看到的虫体:


微信图片_20210706164918.jpg



笔者翻阅寄生虫书籍,了解了钩虫跟粪类圆线虫的区别。


微信图片_20210706164921.jpg


患者体内虫卵为椭圆形,壳薄、透明,内含有肥厚的幼虫。据此确定该虫卵及幼虫为粪类圆线虫虫卵及杆状蚴。结合患者曾经有接触土壤史,临床症状符合,应为粪类圆线虫。


微信图片_20210706164923.jpg


判断究竟是哪种寄生虫感染,主要看其生活史。


首先,排除标本因素,看病人的取材,要排除外界污染(是否排便到地板上或在厕所取材,是否接触过外界泥土)。


其次,在大便里发现活虫体,基本上可以判定是粪类圆线虫感染,在感染人体的寄生虫里面,观察生活史,就只有粪类圆线虫能在大便中找到活虫体。

粪类圆线虫在人体内,雌虫多埋于肠黏膜内,并在此产卵。虫卵发育较快,数小时即可孵化出杆状蚴,并自黏膜内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微信图片_20210706164925.jpg

钩虫虫卵的发育,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温暖(25℃~30℃)、潮湿(相对湿度为60%~80%)、荫蔽、含氧充足的疏松土壤中,卵内细胞不断分裂,24小时内第1期杆状蚴即可破壳孵出。


可以明显看出,在该患者体内,无钩虫卵孵育出杆状蚴的条件,排除病人标本污染,活虫体只能是粪类圆线虫。


在今后的工作中,判断寄生虫除了镜检的经验要多积累外,了解生活史更要放在首位。有时候不需要染色看,通过生活史就能有个大概判断。


作者: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  康婷芬

文章首发自医家小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