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如何避免急性肾损伤发展为慢性肾病?

2025-03-30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研究显示,经过一年观察,约有15%~20%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会发展为进展型慢性肾脏病,另有20%的患者会出现新发慢性肾脏病。更值得警惕的是,急性肾损伤患者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增加了近4倍。


在我国,每年约有300万成年患者因急性肾损伤住院治疗。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面临慢性肾病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01
为什么急性会变成慢性?



实际上,这个转变过程涉及多个复杂机制。持续的炎症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肾脏细胞周期的停滞、持续的缺血缺氧状态,以及细胞的加速衰老与凋亡,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个过程可能在短短数月内完成,也可能持续数年甚至十多年。由于肾脏代偿能力强大,早期症状往往并不明显,等到感觉不适时,疾病可能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02
高危人群:您是其中之一吗?



对于年龄较大、有高血压病史、患有糖尿病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转变的风险会更高。


如果本身存在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也需要格外警惕。此外,药物因素不容忽视,研究发现超过40%的急性肾损伤是由药物引起的,包括一些常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等。


03
及早发现:关注这些预警信号


及早发现急性肾损伤至关重要。如果您发现自己的尿量明显减少(少于每公斤体重每小时0.5毫升),或者化验单上显示血清肌酐在短期内快速升高,都需要引起重视。


除了传统的血清肌酐检测,医学界现在也在使用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来实现更早期的诊断。这些新型检查手段能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04
三管齐下:预防转变的关键措施



预防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转变,需要从三个方面系统地开展防护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需要肾友们特别关注。





首先是保护肾脏的血流供应

这一点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肾病患者们需要养成适量饮水的习惯,特别是在炎热天气、剧烈运动后或发热腹泻时更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对于高龄患者、心功能不全者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补液量要遵医嘱进行个性化调整。同时,对于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的疾病,如出血、腹泻、呕吐等,都需要及时就医治疗。维持适当的血压水平也很重要,血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



其次是避免肾毒性损伤

这是一个常被忽视却极其重要的环节。很多患者喜欢自行服用止痛药,但要知道,包括布洛芬在内的许多非甾体类抗炎药都可能损伤肾脏。此外,部分中药如关木通、马兜铃等也有肾毒性。在进行造影检查时,造影剂也可能对肾脏造成伤害,因此必须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肾功能状况,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更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感染性疾病也可能损伤肾脏,因此各类感染都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最后是确保泌尿系统的通畅

这一点对于预防肾后性急性肾损伤至关重要。如果出现腰痛、排尿异常等症状,要警惕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疾病在中老年男性中比较常见,也可能导致尿路梗阻,因此建议定期进行前列腺检查。此外,一些肿瘤、血块等也可能造成尿路梗阻,一旦发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对于已知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更要定期复查,遵医嘱治疗。




定期随访很重要:如果经历过急性肾损伤,建议至少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在随访过程中,医生会对用药进行调整优化,指导避免接触肾毒性物质,同时定期检查肾功能,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患者自我管理:合理的饮食调整非常重要,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蛋白质和钠盐的摄入,注意补充适量的水分。用药方面要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服用未经医生推荐的药物。此外,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可或缺。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病的转变是可以预防的。


通过早期发现、规范治疗、科学随访和良好的自我管理,我们完全可以降低甚至避免这种转变的发生。面对肾病,我们既要有足够的重视,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


来源:好肾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