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李进医生团队
来越多的临床数据表明: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转移的部位。在初次确诊为结直肠癌的同时,大约有20%的患者会同时确诊肠癌的肝转移。即便在初诊时很幸运的没有发现肝转移的端倪并接受了后续治疗,其中也有25%~30%的患者会在半年内发生肝转移。两者相加,作为一名肠癌患者,肝转移的概率有将近50%。
原因主要分两方面:
一方面是“离得太近”。我们的肠道右侧有一段“肝曲段结肠”,贴近着我们的肝脏。肠癌的肿瘤生长到一定规模就可以直接浸润转移到肝脏。
一方面是“互动太频繁”。结直肠血液循环的“第一站”就是肝脏,因此一旦结直肠出现肿瘤,散落的癌细胞首选就是随着血液的流动到肝脏。这样日积月累很难不形成转移灶。
[图片来源:《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多学科诊治的不断应用,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策略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目前,国内外的学者都已经达到共识:即使是肠癌肝转移,也可以通过手术获得治愈。而《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1)》中更是指出:手术完全切除肝转移灶仍是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
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表明结直肠癌肝转移后如果不接受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相当低,甚至只在5%左右。但如果积极进行手术切除肝转移瘤,肝转移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接近20%;5年总生存率约为38%。特别是仅一处肝转移的患者,肝切除术后的5年总生存率可达70%以上。
随着技术的进步,肝转移灶的体积、数目、位置等对手术的影响越来越小,但想要手术完全切除肝转移灶,至少还要达到以下3个条件:
1. 结直肠癌原发灶能够或已经根治性切除。
2. 根据肝脏解剖学基础和病灶范围,肝转移灶可完全(R0)切除,并且能够保留足够的功能性肝组织(剩余肝脏体积>30%~40%)。
3. 患者全身状况允许,没有不可切除或毁损的肝外转移病灶;或仅有肺部结节性病灶的患者。
根据上述的条件,我们可将肠癌肝转移患者细分为3大类:初始可根治性切除、潜在可切除、不可切除。
现在就来了解下肝转移不同进程下,我们该如何治疗吧!
首选方案:新辅助治疗+手术+辅助治疗(可达到根治效果)
如果肠癌患者在第一时间被判断转移病灶可以切除,需尽快进行新辅助化疗。通过2~3个月合理的新辅助治疗,我们既可以增加R0切除机会,增加术后剩余肝脏体积,也可以为手术提供“窗口期”,利用进行治疗的这段时间观察有无新的、无法切除的转移灶出现,减少没有必要的手术。
由于涉及结直肠的原发病灶和肝脏的转移灶两个部位,在新辅助治疗取得成效,满足手术条件后,我们还要经过医生评估或是多学科会诊再来决定原发病灶和转移灶是一起切除还是依次进行。
在肝转移灶切除手术成功后,患者一般还需要接受为期3~6个月的术后辅助化疗,来降低身体内癌细胞的总数以及一些潜在的、细微的转移灶。除此之外,一些患者还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或是立体定向放疗来根除肝转移灶,降低复发风险。
首选方案:转化化疗+手术+辅助治疗(可达到根治效果)
第二方案:转化化疗+维持性治疗
转移灶潜在可切除的患者虽然在第一时间被判断为转移病灶难以切除,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我们一般还会推荐这类患者去进行强度较高的转化化疗或其他治疗。在积极治疗一段时间后再由医生再次评估肿瘤状况。如果治疗效果很好,不可手术的部位肿瘤退缩,转化为可切除部位,那我们就可以按照上面“转移灶初始可根治性切除”的方案来进行后续手术和辅助治疗。但如果在治疗之后,未到达手术标准,肝区肿瘤依旧不可切除,那后续的治疗我们需要参照不可切除肝转移的治疗原则进行维持治疗。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 约有50%~75%的肝转移患者会在两年内出现复发。对于复发的患者,以治愈为目的的转移性病灶的手术切除仍然是首选治疗方法。
有文献报道显示:手术完全切除肝转移灶的患者如果再次进行、甚至多次进行手术,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死亡率并不会高于第1次手术。而且接受多次手术的患者也可获得相同的术后生存率——反复切除的肠癌肝转移患者5年总生存率也能在50%以上。
来源:李进医生团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