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上图,进入专题
在心内科,很多医生时常会遇到合并偏头痛的患者。最常见的是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来咨询是否需要做封堵。除此之外,偏头痛还与多种心血管病有关,如先兆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有关,有偏头痛的人发生房颤、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也增加。
为此,欧洲心脏杂志刊登文章,全面阐述了偏头痛和心血管病的关系。
文章介绍,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疾病,其病理生理学复杂,有多种原因,尚未完全了解。偏头痛为反复发作,表现为中重度头痛,可持续4~72小时。
女性偏头痛的患病率是男性的2~3倍,严重影响了年轻女性(50岁以下)的生活质量。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发现,偏头痛仍然是全球第二大致残原因(仅次于腰痛),在 50 岁以下女性中仍然排名第一。
多项Meta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偏头痛与卒中、冠脉疾病和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率和房颤相关。
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建议,在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应考虑先兆偏头痛。10年心血管病风险的评估工具QRISK3已将偏头痛纳入评分中。
封堵卵圆孔未闭治疗偏头痛:属于同情性治疗
2021年欧洲多学科立场声明建议,应将封堵术作为难治性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的同情性治疗,而非常规治疗手段。对于偏头痛患者,建议使用常规治疗。
之前观察性研究发现,封堵卵圆孔未闭,可显著改善偏头痛的症状,但三项最主要随机临床试验(MIST试验、PREMIUM和PRIMA试验)和Meta分析发现,在偏头痛的缓解方面,封堵术未能优于药物治疗。
偏头痛与非阻塞性冠脉疾病(INOCA):微循环功能障碍或是共同机制
有偏头痛患者心绞痛的患病率增加29%,心肌梗死风险增加了33%,其冠脉血运重建术和心血管死亡率的风险也更高。但目前尚不清楚偏头痛是不是冠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研究显示,偏头痛与冠脉痉挛性心绞痛有关,偏头痛与胸痛之间通常存在时间相关性,可能存在普遍的血管痉挛。
WISE-CVD研究对疑似冠脉正常的心绞痛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接受冠脉功能检查的252名女性中,有50%报告了偏头痛病史,而普通人仅10%。
一项评估INOCA患者性别差异的研究称,男性偏头痛患病率为14%,而女性偏头痛为45%。
有人提出这种关联有多种病理生理学途径。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可能是二者共通的病理生理途径。微循环的结构和(或)功能紊乱,会导致微血管阻力增加或微血管舒张受损,从而导致血流减少。
房颤:消融术后偏头痛减轻
最近的研究表明,偏头痛和房颤有关。与无偏头痛的女性相比,患有先兆严重偏头痛的女性房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偏头痛症状有所减轻。
一种解释是偏头痛发作期间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了房颤。房颤可引起血栓栓塞事件,进而可能诱发皮质传播性抑制(CSD),导致偏头痛先兆。房颤和偏头痛也都有重叠的危险因素。
偏头痛和缺血性卒中关系密切
多项研究观察到偏头痛和缺血性卒中之间存在密切关联。5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与无偏头痛者相比,有先兆偏头痛的缺血性卒中相对风险为1.56~2.41,无先兆偏头痛的相对风险为1.02~1.83。
由于卒中风险增加,2021年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以及欧洲头痛联合会(EHF)共识声明指出,先兆偏头痛患者避免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导致卒中,尤其是吸烟者。
微栓子与偏头痛
有证据表明偏头痛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显著增加,这支持了微栓子的存在。血小板活化导致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形成,还可以促进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进一步增加大脑中的无菌性炎症并促进疼痛信号传导。
在患有偏头痛和卵圆孔未闭的患者中,替格瑞洛治疗难治性偏头痛研究(TRACTOR)表明,替格瑞洛可减轻偏头痛症状,但与噻吩吡啶类药物相比,副作用更频繁,最常见的是胸闷。
卵圆孔未闭中的血小板和偏头痛试验(LEARNER)发现,与健康人相比,先兆偏头痛患者具有更高的促血栓表型和氧化应激改变。应用P2Y12受体拮抗作用可缓解偏头痛。
氯吡格雷用于预防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后新发偏头痛(CANOA)试验表明,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的患者中,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3个月内可减少偏头痛发作,而且大多数患者的偏头痛可在一年内自行改善或缓解。
偏头痛临床表现
偏头痛的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中度至重度头痛。偏头痛可有先兆或无先兆,约30%的偏头痛患者有先兆偏头痛。
外部因素可能会引发偏头痛。触发因素可能因人而异,但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强光、压力、体育锻炼和(或)性活动、轻度头部创伤、禁食、某些食物或非酒精饮料、酒精饮料、睡眠不足、高海拔、天气变化和月经。每个触发因素的确切作用仍不清楚。偏头痛的具体定义见表1。
表1 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的偏头痛定义
无先兆偏头痛 |
1. 至少五次发作,并满足下列2~5条标准 |
2. 如果未治疗或治疗不成功,头痛会持续 4~72 小时 |
3. 头痛至少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中的两个: |
- 单侧 |
- 搏动感 |
- 中度或重度疼痛强度 |
- 日常体力活动(例如步行或爬楼梯)导致病情加重 |
4. 头痛期间至少出现以下一种情况: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恐声症 |
5. 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 |
有先兆的偏头痛 |
1. 至少两次满足标准 2 和 3 的发作 |
2. 以下一种或多种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 |
- 视觉先兆 |
- 感觉先兆 |
- 言语异常 |
- 脑干先兆型(表现为构音障碍、眩晕、共济失调等脑干症状) |
- 运动障碍 |
- 视网膜性(对光和声音刺激很敏感,可造成短暂性失明或视觉异常) |
3. 具备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三项: |
- 至少一种先兆症状在≥5分钟内逐渐扩散 |
- 连续出现两种或多种先兆症状 |
- 每个先兆症状持续5~60分钟 |
- 至少一种先兆症状是单侧 |
- 至少一种先兆症状呈阳性 |
- 先兆在60分钟内发生或随后出现头痛 |
4. 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 |
药物治疗
对于每月头痛4天或4天以上的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或预防性治疗。β受体阻滞剂、ACEI和ARB通常被视为偏头痛的有效预防性治疗。这些药物通常耐受性良好。对于血管痉挛患者,不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
麦角衍生物和曲普坦类药物可有效治疗偏头痛的急性发作。曲普坦类药物是最常用的急性偏头痛药物,对于大多数偏头痛患者来说是安全的,但对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如冠心病、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因为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
成人偏头痛的急性和预防性治疗药物,以及与心血管病的可能相互作用见表2。
表2 成人偏头痛的急性和预防性治疗药物及与心血管病的可能相互作用
治疗 | 药物(剂量) | 机制 | 心血管影响 |
非甾体抗炎药 | 阿司匹林,500 mg; 酮咯酸,30/60 mg; 萘普生,500/550 mg | 抗炎 | 血压升高、心衰、心肌梗死、卒中、房颤和静脉血栓。 |
麦角衍生物 | 二双氢麦角碱,0.5~2 mg,鼻喷雾剂,0.5~1 mg 肌注或皮下注射 | 冠心病、脑血管病或未控制的高血压禁用。不建议常规使用 | |
曲普坦类 | 阿莫曲坦,6.25 / 12.5 mg; 那拉曲坦,1 / 2.5 mg; 舒马普坦,25、50/100 mg口服,10/20 mg鼻喷剂,6 mg皮下注射; 佐米曲普坦,2.5/5 mg(口腔崩解片/片剂),2.5/5mg鼻喷剂; 利扎曲普坦 5/10 mg(口腔崩解片/片剂); 依来曲坦 20/40 mg; 夫罗曲坦 2.5 mg | 5-HT 1B/1D(/1F)受体激动剂 | 冠心病、卒中、周围血管疾病和未控制的高血压的患者禁用 |
迪坦斯 | 拉斯米坦,50~200 mg | 5-HT 1F受体激动剂 |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 | Rimegepant,75 mg(仅限口腔崩解片) Ubrogepant,50/100 mg | CGRP受体拮抗剂 | 有心血管或脑血管缺血事件的患者慎用 |
预防性用药 | |||
β受体阻滞剂 | 美托洛尔,80~160 mg; 普萘洛尔,120~160 mg; 比索洛尔,5~20 mg; 阿替洛尔,50~100 mg | 冠脉痉挛禁用。基线心动过缓或低血压患者限制使用 | |
钙通道阻滞剂/ARB | 氟桂利嗪,5~10 mg; 坎地沙坦,4~16 mg | ARB 理论上对偏头痛具有相同或更好的效果 | 低血压患者限制使用 |
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 文拉法辛,75~150 mg | 去甲肾上腺素、5-HT再摄取抑制 | 无 |
三环类抗抑郁药 | 阿米替林,10~70 mg; 去甲替林,10~70 mg | 非肾上腺素、5-HT再摄取抑制;钠通道阻断;增加 GABA 介导的抑制作用 | 直立性低血压。如果有QTc 延长、心律失常、近期心肌梗死或心衰病史,则禁用 |
抗癫痫药 | 丙戊酸,500~1500 mg; 托吡酯,30~100 mg | ||
CGRP受体单克隆抗体 | Eptinezumab 静脉注射,每季度 100 或 300 mg; erenumab 皮下注射,每 4 周 70 或 140 mg; fremanezumab 皮下注射,每月 225 mg或每季度 675 mg; Galcanezumab 皮下注射,240 mg 负荷剂量,然后每月 120 mg; Rimegepant 每天 75 mg;atogepant 每天 10~60 mg | 与 CGRP(eptinezumab、fremanezumab、galcanezumab)或其受体(erenumab)结合 | 高血压 |
肉毒杆菌毒素 | 每12周注射一次 OnabotulinumtoxinA | 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周信号,抑制中枢敏化 | 无 |
本刊近期也发布了卵圆孔未闭右心声学造影中国专家共识。之前也曾发表过卵圆孔未闭预防性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阿司匹林&mode=1&postId=102657" target="_self" title="冠心病领域的两件大事情:<a class=" style="font-size: 15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冠心病领域的两件大事情:阿司匹林和β受体阻滞剂地位双双下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