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这些错误的急救方法,误导了多少人?(一)

2022-11-07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作者:北京红十字急救抢救中心  梁润军


随着急救知识的日益普及化,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我们再也不会“坐以待毙”。卡鱼刺大口吞饭喝醋、烫伤了抹牙膏……殊不知这些可都是错误的急救方法。不仅会延误救援时机,还可能导致二次伤害的后果。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急救误区呢?



1、烫伤后抹牙膏?


烧伤、烫伤后,很多人会在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酒精、紫药水等,认为这样可以减轻疼痛,消除肿胀。

× 危害


涂抹牙膏后能让患处暂时感觉清凉,给人带来“涂牙膏真的很有效”的错觉,其实这仅仅是因为牙膏中含有薄荷成分。凉爽过后,带来的有可能是细菌滋生和创面感染。


同样,烫伤后涂酱油、香油等,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还会刺激伤口,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机会。


√ 正确做法


普通烫伤之后,应该迅速用流动的冷水冲烫伤部位,起码冲5分钟,严重时冲20分钟以上,直到不觉得痛,或者疼痛明显减轻为止。


轻度烫伤,在冲水后,可用干净毛巾或纱布包上冰块(用保鲜袋装好,避免融化滴水)进行冷敷,降低受伤处的温度,缓解疼痛、减少组织进一步热损伤。


如果烫出了水泡或更加严重,不要弄破水泡,及时找医生处理。


专家提示:

很多人平常还会用牙膏祛痘、治脚气、涂痱子等,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2、鱼刺卡喉喝醋、吞饭团?


吃饭时很多人都遇到被鱼刺或生硬食物卡到喉咙的情况。通常都会使劲吞咽食物,甚至大量喝醋、喝水以求缓解。


× 危害


喝醋并不能软化鱼骨头,喝多了反而灼伤食管、胃黏膜;吞馒头吞饭这样的动作,则可能把鱼刺越带越深,刺破食管或者血管,风险更大。


√ 正确做法


如果感觉有鱼刺卡住可以用筷子或匙柄轻轻压住舌头,露出舌根,打手电筒照能否看到有鱼刺等异物。越不舒服说明鱼刺离口腔越近,有时可用手或镊子将异物夹出。


如果实在取不出来就别勉强,赶紧去医院,让专业的医生来处理。



3、流鼻血时仰头、塞纸


流鼻血最常见的解决方法就是仰头塞纸,等过一会就会止住。其实这样的方法也是错的。


× 危害


头后仰,鼻血只是不往外流了,但还是通过后鼻孔往体内流,没有一点作用。出血量很大时,仰头还易把血呛入气管及肺内,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有引起窒息的危险。


√ 正确做法


坐下来,身体稍微前倾,张开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朝后脑勺方向挤压10分钟,以稍有痛感为宜。如果还出血,可稍微移动一下捏的位置,直到血止住。


一般普通的流鼻血5-10分钟就会自行停止。如果经过压迫2次后仍止不住出血,应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专家提示:

举胳膊的方法也不能止住鼻血。举起对侧胳膊不会导致本侧鼻孔内的神经受到刺激,也就起不到任何效果。



4、止血时,用力捆扎


做饭时,一不小心切到手,鲜血直流。一般人都会用纱布或创可贴紧紧勒住伤口,有时把手指都勒紫了。


× 危害


其实,这样会阻碍血液循环,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肢体肿胀、青紫,严重的还会造成肢体末端坏死。


√ 正确做法


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用清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应先止血;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敷料覆盖伤口用手按压5-10分钟(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伤口止血),若血液浸湿纱布,最好也不要取掉,应往上再加敷料;止住血后,用绷带、布条包扎伤口。


还可以用手指将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压在骨头上,阻断血流。此法适用于四肢,但由于影响血液供应,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5、晕倒掐人中?


有人晕倒了怎么办?也许很多人下意识地就是掐人中。“掐人中”一直以来被奉为“急救神技”。但是这种方式在临床上主要针对晕厥的患者,对大多数患者不仅无效,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


× 危害


人在仰面倒地时,大多数气道是开放的。而掐人中的时候,常常把患者的头抱起来,抠住下巴的手往下使劲用力按压。大拇指在掐人中的时候,其余四指会自然地放到下巴处用力,这样反而会让伤者的嘴闭紧,口腔分泌物无法排出,造成窒息或呼吸道堵塞的严重后果。


√ 正确的做法


对于晕倒、昏迷的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让患者仰卧并且抬高下巴,清理掉口鼻里的异物,这样能保证呼吸顺畅;如果生命体征消失,需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及时拨打120急救。



6、野外被咬用嘴吸毒


× 危害


野外被蛇咬时,并不提倡用嘴吸毒。因为如果口中有溃疡或存在嘴唇皮肤破损等情况时,毒液可能通过溃破的身体部位威胁到施救者。有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人也不能使用这种施救方法,有时候,即使有龋齿也未必能感觉到,所以还是尽量少用。


√ 正确方法


被咬后,立刻原地坐下或躺下,迅速用鞋带、裤带等绑扎伤口近心端,并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还可用冰块、冰水等冷敷伤口周围,以减缓毒素的扩散和吸收。呼救,由急救人员尽快将人用担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7、受伤崴脚揉一揉?

头部,四肢不小心磕碰而血肿了,或是脚踝手腕等关节扭到,很多人下意识地都会想揉一揉,觉得会减轻疼痛。


× 危害


对血肿处揉一揉不仅不能缓解伤痛,刺激了伤处,还会加速血液循环,加重出血。小血肿硬是被揉成大血肿,严重时还要去医院。


脚崴了,揉一揉则可能使关节错位。


√ 正确做法


受伤后最重要的是固定和保护,冰敷可以减少肿胀,严格禁止扳和揉;而头部摔伤需要格外注意,严重时及时到医院检查,防止脑震荡的发生。



8、小孩发烧擦酒精、“捂汗”


经常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平时生病发烧了,只要捂出一身汗,体温很快就会下降。还有很多家长会选择擦拭酒精,帮助退烧。这些方法真的可以降温吗?


× 危害 


发烧的时候体温变化一般分为体温上升、体温达到最高值、体温下降三个阶段。一直捂汗的方法不利于身体散热。此外,酒精具有挥发性,稀释过的酒精擦在患儿的动脉处,可以帮助散热。但是,孩子的皮肤娇嫩,酒精又具有腐蚀性,很容易将孩子的皮肤灼伤或引起过敏性皮炎。若是酒精通过皮肤渗入到血液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 正确做法


孩子发烧期间不要捂,穿衣服多少要根据气温以及室内温度而定,合适就好,无论发热与否,都不要穿得过多或者过少。体温<38.5℃,可以用冰敷、泡脚、洗热水澡进行物理降温。除此之外,还可以贴退热贴。



9、噎到后拍背


很多小孩在吃果冻、糖果等零食时,经常会不小心将这些零食吸入气道造成气道异物梗阻。而多数家长下意识的反应便是拍打孩子的背部,其实这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 危害 


看到有人到喘不过气时,下意识帮对方背顺气,这样反而会让卡住的东西更往下滑。


× 正确做法 


应该倾斜他们的身体,安抚他们,让他们保持冷静,然后指导他们缓慢呼吸两次。这样做有助于缓解窒息,还可以慢慢破坏阻塞物,恢复呼吸。使用有效的急救措施:海姆立克急救。



10、溺水了,倒挂控水?


× 危害


如果有人溺水,水通过食道进入胃中,进入肠胃的水不会造成多大伤害,但是如果水大量进入气道,短时间内就会使人出现窒息、呼吸心搏骤停,倒挂等方式也不能使水流出来,反而会耽误黄金急救时间。


√ 正确方法


先清理溺水者口中的泥沙、水草等杂物,并进行呼喊与拍打;若无反应就要立刻进行人工呼吸,捏住其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其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以每分钟16-20次为宜,直至恢复呼吸。


若溺水者心跳停止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交叉放在右手背上,缓缓用力将胸骨压下5-6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以每分钟100-120次为宜,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在按压过程中,会有部分积从溺水者嘴部流出,只需将其头部侧歪,让水流出即可,然后继续急救。


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不让我们“好心办坏事”。


来源:院前急救联盟

END

推荐阅读

☞可能导致闭经的 6 个常见原因

☞一文详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 大多数女性的一生中,都曾经历过阴道感染……

☞ 长期便秘,当常规治疗药物效果不佳时,怎么办?

☞ 风团瘙痒总不断,该引起重视了!

☞ 高热惊厥的临床分型及表现


热点引导APP.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