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武汉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分享
二尖瓣疾病影响着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治疗现已普遍实施,然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则主要局限于生物假体或经导管二尖瓣环成形术失败、二尖瓣环严重钙化的患者。TMVR术后抗血栓治疗必不可少,但最佳的抗血栓治疗方案仍有待确定。因此,El Bèze N团队进行了一项TMVR术后口服不同抗血栓药物(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或维生素K拮抗剂(VKAs))的前瞻性研究,通过比较出血与血栓形成事件风险,表明TMVR术后使用DOACs可降低出血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不会显著增加血栓事件的风险。
从201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研究共纳入156名TMVR术后患者,103名为女性(66%),53名为男性(34%),平均年龄为65±18.5岁。其中,32名患者TMVR术后行DOACs治疗,其余行VKAs治疗。在VKAs治疗前使用肝素桥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3之间,当INR大于2时达到出院标准。对于接受DOACs治疗的患者,术后6小时则直接开始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4.7月(Q1-Q3:2.6-6.7月),每次随访行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心脏CT评估心脏瓣膜血栓。主要结局事件是研究期间出血的发生情况,包括大出血或小出血,次要结局事件是血栓性并发症(瓣膜血栓形成或卒中)、死亡、主要血管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研究表明,TMVR术后30天DOACs组住院时间更短(4.50天[Q1-Q3:2.75-6.00天] vs 8.00天[Q1-Q3:6.00-13.25天];P<0.001),血管并发症和卒中发生率无显著差异。DOACs组出血风险更低(9% vs 35%; P=0.02),这一差异在大出血事件上更明显(0% vs 14%;P=0.01),而小出血事件则仅有降低的趋势(9% vs 23%;P=0.09)。调整混杂因素后分析随访1年的累计结局事件,DOACs组出血风险仍较低(调整后HR:0.21;95%CI:0.06-0.74;P=0.02)。关于血栓形成事件,TMVR术后30天、1年DOACs组发生血栓形成事件分别有4例、6例,VKAs组有11例、16例,无显著差异(包括瓣膜血栓形成)。此外,研究表明VKAs治疗(HR:4.83;95%CI:1.35-17.29;P=0.02)和糖尿病(HR:2.48;95%CI:1.32-4.68;P<0.01)是出血风险的唯一独立预测因子,而抗凝治疗与TMVR术30天后出血风险似乎无显著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术后平均跨二尖瓣压差大于5mmHg与不同抗凝方案(DOACs或VKAs)引起的出血或血栓形成风险无显著差异,表明抗凝治疗与血栓形成风险不受术后跨二尖瓣压差影响。
关于不同抗凝方案(DOACs或VKAs),在房颤、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机械瓣膜及生物瓣膜假体中均有相关研究,而本研究是第一个比较TMVR术后不同抗凝治疗(DOACs或VKAs)结果的研究,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TMVR术后出血原因不明,可能与术中使用肝素桥接相关,TMVR术后30天DOACs组出血风险降低,而30天后抗凝治疗与出血风险无显著关联,强调了术后早期抗凝干预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Comparison of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vs Vitamin K Antagonists After 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