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960年,世界上第一代复方口服避孕药(COC)问世,此后的60年,COC帮助亿万女性远离流产伤害,让女性可以自主地决定生育问题,更好地安排工作和家庭计划。60年来,不仅仅是避孕,COC在生殖内分泌领域也被广泛地应用,包括规律月经、缓解痛经、治疗相关妇科疾病以及降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等。60年来COC 这份“爱的处方”一直秉持初心,与妇产科医生携手呵护女性生殖健康,保护女性生育力。基于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策划“爱的处方”栏目,并邀请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作为栏目发起人,邀请众多领域内权威专家围绕“COC 60年与女性生育力保护”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本期我们有幸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世宣教授围绕女性卵巢年龄的概念、评价指标以及卵巢早衰对女性的影响进行探讨。
王世宣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及湖北省肿瘤侵袭与转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妇产疾病临床中心副主任,湖北省女性盆底生殖健康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北省妇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秘书长,湖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国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妇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宫颈癌防治专家。
王世宣教授访谈音频
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
卵巢年龄是一个全新的生物学概念。在过去,我们评价女性卵巢储备功能通常以35岁为节点,认为女性35岁以前卵巢功能通常较好,而35岁以后卵巢功能会明显下降。但是临床中发现,有些年龄在35岁以上的患者,仍具有较好的卵巢功能,而有些未满35岁的患者,卵巢功能却已经很差了。卵巢储备功能个体化差异大,单纯以自然年龄作为卵巢功能的评价指标过于片面、粗糙。因此在研究卵巢功能、卵巢早衰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卵巢年龄这一个体化的新概念。卵巢作为一个器官,它的功能年龄和女性的自然年龄不同,卵巢年龄可以更加客观、个体化地反映女性真实的卵巢储备功能。
大部分女性的卵巢功能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衰退直至衰竭,这一过程受遗传、环境、行为学等多因素影响,以卵泡数量和卵子质量下降为基础,最终表现为绝经,并影响全身多系统,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上常用年龄、激素检测、卵巢动力学试验、促卵泡生成激素等参考指标来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然而,这些指标在检测时间和操作经验上有诸多要求。因此,临床上也在不断探索更佳的检测指标来解决这些问题。
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激素之一。AMH在性腺器官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男女性腺功能的重要标记物,目前已成为相较于传统指标更方便、准确评估卵巢功能的指标之一。在超声影像学上,窦状卵泡计数(AFC)也是一个可以用于卵巢检查时观察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其可以准确、直接地表达卵巢储备功能。除准确体现患者现有的卵巢储备功能外,AMH及AFC两项指标还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因此,临床中也会通过对患者持续的监测,并根据AMH和AFC的变化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用于评估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预测卵巢早衰、预测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对卵巢的反应性,以及预测绝经年龄等。目前,综合多种临床指标,多角度评估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已成为一种新的应用模式。
卵巢早衰是指相对于同龄女性,卵巢功能下降。过去我们一般认为中国女性40岁开始出现卵巢功能衰退,实际上现在我们发现可能从35岁开始,女性卵巢功能便已经开始下降,到40了岁以后,这一过程便开始加速。据文献报道,中国女性的绝经时间大约在49~50岁。如果女性在40岁之前、闭经超过4~6个月,出现绝经症状,或者垂体的促性腺激素水平(FSH)大于40 IU/L,均可被视为卵巢早衰。但事实上卵巢早衰(POS)这一名词现在已较少应用,一方面这一名词对于女性患者常造成心理负担,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有些患者由于是先天性原因导致的卵巢功能差,因此用“早晚”来描述这一疾病也不恰当。因此目前常使用“卵巢功能不全”这一名词替代卵巢早衰。
造成女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原因涉及多种因素。卵巢功能不全势必会对女性生育力造成不良影响。卵巢有两大功能:一是排卵,二是分泌激素。卵巢功能减退以后,这两大功能均会受到影响。一方面,女性生殖能力会有所下降,患者可能表现为不孕、怀孕过程较为困难或者怀孕后流产几率升高。另一方面,女性生育质量也会降低,胎儿先天畸形及缺陷的几率增高,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也会有所增加。我们经常呼吁女性朋友注重卵巢功能的保护,卵巢功能的保护比心脏、肝脏的功能保护更为重要,卵巢功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如果我国女性的生育能力普遍下降,将会影响后代的质量,这对整个国家和民族也均将造成巨大的影响。
导致年轻患者出现卵巢出现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因素非常复杂,每个人情况不同,总结起来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病因。对于卵巢早衰的患者,遗传因素占有一定的比例。此外,环境因素、心理因素、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等均会损害女性的卵巢功能。有些患者小时候可能患过腮腺炎或者曾经有过病毒感染的病史,由于免疫学的因素产生了对抗自身卵巢的抗体。还有一些患者因恶性肿瘤的原因进行化疗或盆腔放疗,或者因非医疗技术原因造成的术后盆腔粘连导致卵巢供血不足,最终均导致卵巢功能受损。综合看来,有些患者有单一的、决定性的因素导致卵巢功能受损,而有些患者是由于多种因素慢慢累积导致的损伤。
COC是现代生殖内分泌学进步的标志,是生育控制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了女性生殖健康和社会经济地位,奠定了女性生育自我控制的人权地位。随着COC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临床逐渐发现除避孕作用之外,COC还可给女性带来额外的健康获益。目前,多数研究认为,COC具有保护卵巢功能的作用,可推迟绝经年龄,降低提前绝经的风险。因此,对于暂无生育需求的妇女应用COC避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另外,异常子宫出血(AUB)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困扰妇女身心健康。2011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发表了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将AUB分为九大类,对于指导临床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OC对于这九类病因导致的AUB均可有效治疗。女性的月经周期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的精密调节,COC通过抑制H-P-O的作用实现了对女性内分泌系统的支配和调节。
虽然从医学的角度分析,COC对女性患者益处良多。但是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普遍对这种激素类药物存在顾虑。COC在欧美国家已有很长的应用历史,但是我国女性使用COC的人数仍相对较少。一方面有些女性认为规律服用COC较麻烦,另一方面有些女性会错误的以为服药后会增加体重或者会导致月经量少或推迟经期。面对这些顾虑,妇产科医生一方面要识别出不适合COC的女性,让COC更好地为适合的女性服务;另一方面还需多进行相关的科普教育,让更多的女性科学地认识COC。
COC上市60周年,这份爱的处方带给亿万女性多重获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