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重磅活动,免费报名,点击进入:
作者:重庆市人民医院 张小刚
病例介绍
一般信息:患者,男性,66岁。
主诉:肢体静止性震颤10+年,加重伴头昏1月余。
既往史:入院前10余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肢体震颤,主要表现为左侧下肢静止状态下不自主震颤,遂于重庆某医院就诊,行头颅MRI及震颤图检查后诊断为“帕金森病”,并予以“美多巴62.5 mg 日3次+普拉克索0.125 mg日3次”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病程中患者症状逐渐加重,走路变慢,躯干前倾前屈,并出现右手静止性震颤,吞咽稍困难,药物疗效逐渐减弱,症状严重时起步困难、行走欠稳,于2年多前在外院就诊调整药物为“美多巴125 mg日3次+普拉克索0.25 mg日3次+司来吉兰5 mg日1次”治疗,服药后肢体震颤症状改善,药效可维持2~3小时。近1个多月患者出现反复头昏,轻度站立不稳,无视物旋转,直立位加重,测立位血压75/40 mmHg,于外院就诊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加用“屈昔多巴1片 日1次+达灵复1片 日1次”治疗后头昏症状稍改善,但出现夜间睡眠时血压增高,最高达200/110 mmHg。患者自发病以来,睡眠长期欠佳,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小便正常,大便秘结,长期服用“乳果糖”,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平卧位血压170/90 mmHg,站立后1分钟血压90/60 mmHg,内科系统查体无特殊。
神经系统专科查体:神清,面具面容,躯干前倾前屈,言语稍含混,颅神经(-),右上肢可见轻微静止性震颤,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肌力5级,无舞蹈样动作,行走时慌张步态,步幅小,偶有起步困难,无明显深浅感觉障碍,四肢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入院后抽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头颅磁共振未见明显中脑、脑桥、小脑萎缩,SWI提示双侧黑质燕尾征模糊。震颤图:静止时,右上肢拇短展肌、食指伸肌、指总伸肌、小指展肌可见5Hz震颤群放电活动;左下肢胫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可见4Hz震颤群放电活动。
病治疗经过
治疗方案及基本情况
入院后调治疗方案:
1.该患者存在剂末现象,将达灵复加量至1片每日3次治疗,停用美多巴,继续维持普拉克索0.25 mg 日3次+司来吉兰5 mg 早1次治疗。
2.针对患者卧位高血压,睡前加用氯沙坦100 mg口服,夜间睡眠时抬高床头20°。
3.针对患者直立位低血压,服用屈昔多巴100 mg,早中各1次,白天尽量在服用屈昔多巴后4小时内避免处于卧位状态,适量增加盐的摄入。
疗效反应:
患者服药后肢体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症状改善持续时间延长至4小时左右,卧位血压130~140/70~90 mmHg,直立位(3分钟以内)血压100~120/60~80 mmHg,头昏症状明显缓解。
病讨论况
1.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
直立性低血压定义为在站立后3分钟内收缩压(SBP)下降20 mmHg或更多或舒张压(DBP)下降超过10 mmHg,伴有卧位高血压(血压大于150/90 mmHg)的患者其诊断标准为在站立后3分钟内收缩压(SBP)下降30 mmHg或更多或舒张压(DBP)下降超过15 mmHg。其常见临床表现为站立不稳、头晕目眩、视力模糊、胸闷、乏力、疲劳、晕厥、意识丧失等。
2.直立性低血压的危害及筛查
直立性低血压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常见非运动症状,许多抗帕金森病药物也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随着帕金森病进展,体位性低血压频率增加,症状加重,引起患者跌倒、骨折等意外风险显著增高。同时伴发的卧位高血压使患者的血压处于剧烈的波动中,在治疗上产生重重困难,加重血管损伤,增加心脑血管病意外的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当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表1中的症状时需测卧立位血压筛查是否存在直立性低血压。
3.直立性低血压的治疗
a.非药物治疗:
去除诱因;
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
饮食改变:少食多餐、戒酒,适当高盐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抬重物时用力过度增加腹腔压力、易诱发本病发生;
穿弹力袜及腹部加绷带;
物理对抗动作:腿交叉、弯腰、下蹲和紧绷肌肉;
抬高床头10~20 ℃;
b.体位性低血压治疗药物的作用部位和机制
(引自:Movement Disorders, Vol. 33, No. 3, 2018.)
临床常用药物:
4. 伴有卧位高血压的直立性低血压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
a.白天避免仰卧位,特别是当使用压缩装置或使用升压剂数小时内;
b.睡前吃甜食(400千卡);
c.夜间睡眠时抬高床头;
d.药物治疗:治疗时机:卧位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避免加重直立性低血压;推荐药物:短效降压药,如ACEI类(卡托普利)、ARB类(氯沙坦)、中枢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周围血管扩张剂(肼屈嗪);药物用法:睡前服药。
来源: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2023重磅·所有内容12月底下线】北京协和医院朱以诚教授团队撰写临床实用干货,神经科医生必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脑血管病影像读图实战训练,跟随天坛医院放射科沈宓老师,练就影像读图火眼金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畅销20多年的医学影像品牌图书,汇集七大类480多种经典病例影像资料,轻松读片、准确诊断!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从基础解剖到影像解剖和诊断,配图精美,解说翔实,囊括大量累及儿童大脑、颅颈和脊髓的疾病!
神经外科领域国际经典著作,畅销北美20余年,由赵继宗院士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团队翻译,来自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积累总结!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症状加重的识别和处理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评估和治疗原则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