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图文病例集 | 肝癌SBRT治疗指征——补救性治疗

2020-03-23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消化系统肿瘤 肝癌SB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疗(SBRT)是利用影像设备采集肿瘤及周围正常组织图像,在治疗计划系统的配合下,利用立体定向原理和技术,对人体内肿瘤实施精确定位,将放射线聚集于肿瘤靶区,给予较大剂量照射,使肿瘤产生局灶性破坏,而正常组织受到的损伤降至最低程度。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SBRT效果,树立SBRT作为肝癌根治性治疗理念,本报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昭冲教授结合15个情况迥异的小肝癌病例,看图说话,使SBRT适应证更加通俗易懂。

补救性治疗

SBRT可作为术后复发(病例12-13)或RFA(病例14)复发的补救性治疗。有时候难于鉴别肝内新发病灶是原发病灶转移或新发病灶,但是均适用SBRT。SBRT也可以作为肝癌患者肝移植前的桥接治疗(病例15),待有合适的肝源,再接受肝移植,为控制肿瘤进展赢得宝贵的时间。

病例12

1、病例简介:

男性,63岁。肝癌手术切除后切缘复发。

幻灯片12.jpg

2、SBRT治疗过程中的影像学改变:

a. 手术切缘复发灶2.4 cm,动脉期强化,红色箭头所示。

b. 介入后半年随访,复发灶缩小至1.3 cm,动脉血供减少。

c. 介入后3年复查增强CT,病灶增大至2.9 cm,红色箭头所示,甲胎蛋白升高。

d. SBRT肿瘤等剂量曲线,48 Gy/6 次。

e-g.分别是放疗后40天、2年和4年的随访CT,切缘复发灶完全缓解,AFP降至正常水平。

h. 综合治疗期间AFP的变化,放疗后AFP降至正常。

病例13

1、病例简介:

男性,63岁。肝癌术后多次复发,多次SBRT。

幻灯片13.jpg

2、SBRT治疗过程中的影像学改变:

a. MRI显示右肝前段近膈肌小结节1.2 cm, 动脉期强化。

b. SBRT肿瘤等剂量分布曲线

c. SBRT后5年随访,病灶完全缓解,放射野(肿瘤及肿瘤正常肝组织)无强化,为放射后局部损伤。

d. 第二次复发病灶位于尾状叶,1 cm,动脉期明显强化,箭头所指。

e. 第二次SBRT的等剂量分布曲线,48 Gy/6 次。

f.SBRT后近三年随访MRI,病灶完全缓解

g. 第三次复发病灶位于右肝靠近膈肌,1.2 cm,动脉期强化,其下另一个0.8 cm 病灶(那个层面图像没显示)。

h. 第三次SBRT等剂量曲线,54 Gy/9 次。

i.SBRT后15个月随访MRI,肿瘤完全缓解,存活迄今。

病例14

1、病例简介:

男性,42岁,射频消融后17个月复发。于2014年3月3日开始放疗。

幻灯片14.jpg

2、SBRT治疗过程中的影像学改变:

a. 肝右叶病灶射频消融后1.5 月随访MRI,消融灶动脉相周边强化,静脉相显示完全坏死,缺乏血供。

b. 射频消融后17个月随访MRI,消融区边缘1.3 cm病灶,动脉相明显强化,静脉相强化减退,符合复发。

c. 放疗等剂量分布图,57.5 Gy/10 次。

d. SBRT后3个月随访MRI,动脉相和静脉相均显示复发灶完全消失。

e. 放疗后1年随访MRI,肿瘤完全缓解。

f. 放疗后5年,肿瘤局部控制好,出现肝门区淋巴结转移,导致肝内胆管扩张。

病例15

1、病例简介:

患者55岁。因“腹胀、纳差、乏力1个月”为主诉,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38.9,白蛋白27 g/L,出凝血时间17.3秒(延长4.5秒),中等量腹水,无肝性脑病表现。Child-Pugh评分10分,为C级。酗酒30年。经过多学科讨论,建议肝移植。在获得供体肝之前,患者于2014年2月接受SBRT,作为桥接移植前治疗。放疗后复查MRI, 肿瘤完全消失,原肿瘤部位肝组织表现强化,为放疗后变化。2015年11月找到肝源接受肝移植。

无标题.png

2、SBRT治疗过程中的影像学改变:

a.  增强CT,右后叶病灶2 cm,箭号所示,动脉期强化,中等量腹水

b. SBRT计划,等剂量分布曲线,肿瘤50 Gy/5 次。

c. 放疗后1.5个月随访,肿瘤消失,放疗区域(瘤床)充血,系放疗后改变,腹水

d. 放疗后5个月随访,肿瘤消失,放疗区域(瘤床)充血,系放疗后改变,腹水

e. 放疗后9个月随访,肿瘤消失,放疗区域(瘤床)充血,系放疗后改变,腹水

f. 放疗后22个月等到肝源,接受肝移植,移植后1年随访CT。


 作者 | 曾昭冲(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图文病例集 | 肝癌SBRT治疗指征——小肝癌

图文病例集 | 肝癌SBRT治疗指征——手术难度高

图文病例集 | 肝癌SBRT治疗指征——手术后残存肿瘤

图文病例集 | 肝癌SBRT治疗指征——巩固或辅助治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