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龈沟产线菌的诊治

2021-11-02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病情播报

患儿,男,10岁,主“发热2天,左眼球突出1天”入院。既往有根尖脓肿病史,曾进行过口腔治疗。我院门诊眼眶CT及MR(图1、图2)均提示左侧眼球明显突出,左眶内蜂窝织炎。脓液培养提示星座链球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提示龈沟产线菌(序列数1200359)、星座链球菌、口腔普雷沃氏菌、口腔消化链球菌等诊断眼眶蜂窝织炎,眼眶脓肿。积极完善左侧鼻内镜下眶减压术+鼻内镜下全组鼻窦开放术+鼻内镜下鼻窦药物支架置入术,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甲泼尼龙抗炎,对症眼部护理。患儿术后体温正常,精神反应好,左眼睑下垂及肿胀明显好转,左眼无光感。

1.jpg


图1.本例患儿眼眶CT表现:左侧眼眶蜂窝织炎,鼻源性?左侧眼球前凸,眶内软组织明显增厚,并积气,左侧下直肌增粗。左侧副鼻窦炎。左侧筛窦纸板、上颌窦骨壁连续,考虑骨质破坏。

2.png

图2.本例患儿眼眶MR:颅底骨质连续,左侧眼球明显突出,鼻源性眶内蜂窝织炎



龈沟产线菌

一、概述


龈沟产线菌(Filifactor alocis,F .alocis)可以从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龈沟中分离得到,是一种口腔感染性疾病的可疑致病菌。其分布于牙周袋底部的近软组织侧,可在龋病、牙髓根尖周炎以及各型牙周炎患者的病损局部检测出来。


、微生物学       


F. alocis是一种革兰阳性、无芽孢、无鞭毛的专性厌氧棒状杆菌。通常单个或成对出现,以短链形式出现。在厌氧血琼脂平板上可形成直径针头大小至1.0mm不等、边缘光滑、中间凹陷、半透明至透明的有光泽的非血溶性的圆形菌落。

 

3.jpg


图3.龈沟产线菌革兰染色(放大1000倍)


三、与牙周微生物及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致病特征表现为能够在牙周袋富含氧化应激的环境中生存,并通过形成生物膜和与几种口腔细菌相互作用显著改变微生物群落动态。

具体为:① 入侵牙龈上皮细胞,增加其炎症因子释放,促进细胞凋亡,破坏牙周组织。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共培养时能增加对牙龈上皮细胞的黏附和入侵能力,改变细胞表面形态;② 通过不同机制诱发中性粒细胞产生促炎作用,逃避中性粒细胞的杀伤并促进牙周炎发生发展;③ 增加其他牙周致病菌的增殖能力,与其他病原体相互作用并增强其黏附和入侵宿主的能力,促进牙周炎的发展。


四、临床表现


F. alocis在牙周健康个体中很少被检出,主要与口腔感染有关,如龋齿、牙周炎、牙槽脓肿、牙髓感染等疾病。F. alocis还可引起口腔外感染,如脑脓肿、脓胸、菌血症,但均为个案报道。此外,亦有研究发现F. alocis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相关。

关于本病例特点-牙周病与眶蜂窝织炎
临床上不是所有的牙根尖周炎都能引起眶蜂窝织炎,主要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牙位、感染的程度、治疗时机及方法是否合适。儿童牙槽骨相对疏松,炎症易扩散到根尖从而引起颌面部感染。可引起眶周蜂窝织炎的有上颌切牙、尖牙、第一双尖牙(包括乳牙)等。引起眶蜂窝织炎最严重的是上颌第一磨牙,其次是第二磨牙。因为这些牙齿的根尖均在上颌窦下壁之下,有的根尖与上颌窦相隔的骨质较薄,或无骨质相隔而仅有一层黏膜。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尖上颌最近。因此牙源性感染容易由根尖孔蔓延至上颌窦,引起上颌窦炎症,炎症继续扩散至全副鼻窦引起眶蜂窝织炎。上颌切牙、尖牙、第一双尖牙(包括乳牙)的牙源性感染易引起眶下间隙感染,炎症可局限鼻侧、内眦部或尖牙形成脓肿,或蔓延至整个间隙形成眶下蜂窝织炎,炎症还可向眼眶内扩散形成眶周蜂窝织炎。


五、诊断

F. alocis培养条件苛刻、生长速度缓慢且对常规生化测试无反应,很难通过传统病原检测方法检出。聚合酶链反应、DNA-DNA棋盘杂交、16S rRNA克隆定量排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龈沟产线菌的检出率有所提升。同时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对厌氧菌感染的病原菌检测培养更敏感、更快捷,在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目前F. alocis的鉴定主要通过16S rRNA测序或mNGS的方法进行。


六、治疗


根据文献报道的药敏情况,F. alocis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和甲硝唑敏感。亦有脑脓肿患者经手术引流及使用甲硝唑、头孢曲松、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的病例报道。但因F. alocis感染病例相对少见,目前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对于F. alocis引起的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以专科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只起到辅助作用。



作者闫玫汝 谢悦

本文首发紫BCH儿童感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