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50岁大姐手背长出大窟窿,差点要截肢!竟是因为干家务活导致…

2020-07-0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感染病

当家庭主妇,

真是太难了!

微信图片_20200706170748.jpg


但你说累就累点吧

 有时候还得生些莫名其妙的病

搞到家务做不了,身子又难熬


比如说下面这位阿姨,

差点整只手都废掉了!


手背突然长了个“大窟窿”




50多岁的张阿姨,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每天的工作就是煮饭、拖地、晾衣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全年无休。最近,她发现自己的右手手背上长了一个小小的红疙瘩按了按,有点疼。

微信图片_20200706170750.jpg


▲图片来自韩剧《82年生的金智英》


但家庭主妇嘛,

偶尔这里疼那里酸的,

谁会在意呢?

家里人也没觉得是个事:


“拿点药膏擦一擦,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就擦点药膏,过两天就好了!”

 

可过了几天,小疙瘩越长越大,中央出现了 小“黑洞”,用药后不但没有恢复,还越来越扩张,形成一个直径超过4厘米左右的大窟窿,还开始有脓水流出。


更可怕的,

手臂上又长了一个红丘疹。


微信图片_20200706170753.png



又拖了几天,张阿姨的手已经惨不忍睹了。手背有大窟窿不说,周围肿胀,还开始发疼,这位本来很能忍的家庭主妇,终于受不了了:


“整只右手像废了。”

 


再晚点去医院,就要截肢了



看着情况不对,张阿姨不敢再拖了,赶紧到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看病。皮肤科医生关杨看到她的手背后,马上劝她做做病原学检测。


她的手背可能是感染了什么,估计和一种分枝杆菌有关。”


果然,被她猜中。

检测结果显示,

张阿姨的手

是被“海鱼分枝杆菌”感染了。


微信图片_20200706170756.jpg


△ 海鱼分枝杆菌


这是啥玩意儿?

 

简单地说,是一种生活在海水和淡水中的细菌,和结核杆菌是同属。在28℃-30℃的环境里,这家伙活得最好。但一旦超过37℃,它就活不下去了。


也许知道自己的“底细”,海鱼分枝杆菌一旦侵入人体,就只会在筋膜里蔓延,如手、脚等,并不会跑到温度较高的内脏器官,因此,一些中招的人,会经常忽略或拖延治疗,顶多自己擦点药。


可医生却不这么认为。


“感染了这个菌,虽然病情会发展得比较慢,但如果不加以干涉,可能会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险!在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身上,还可能会出现扩散性的感染和菌血症。”关医生解释。


对张阿姨来说,如果晚点来,感染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所幸的是,经过针对性用药,她手上的“窟窿”很快就止住了。


但有些人,

可没那么幸运



曾经有浙江的患者,被虾刺伤后手腕痛,没当一回事,后来又当成类风湿关节炎来治,没想到,越治越严重,脓越流越多,还有恶臭,最后,查出脓肿肌腱断裂,差点要截肢。




但话说回来,

张阿姨一个生活简单的家庭主妇,

咋会“无端端”感染上这种细菌?



处理海鲜时要当心了



关杨医生的一个问题,成为了解开谜团的关键。


“你们家这段时间吃了鱼,或是吃了海鲜吗?”


张阿姨吓了一跳,确实这段时间,他们一家经常吃鱼。难道这种细菌,会通过鱼和海鲜传染吗?


“这倒不会。”关杨解释道。“但你在处理鱼的时候估计被刺到了吧?”


这下,张阿姨想起来了。


有一次,她在洗鱼的时候,手指被鱼鳍刺了一下,连血都没有出现,只是有点红肿,2-3天就消退了。好像不久后,她的手背上确实就出现了疙瘩。

 

微信图片_20200706170800.jpg


图:视觉中国


做惯了家务,被鱼鳍刺伤都算是家常便饭了,谁会想到这还能和海鱼分枝杆菌扯上关系。

 

这下,关杨基本能判断,张阿姨就是因为洗鱼时,被鱼鳍刺伤才中招的。


为了让其他人不“踩坑”

关杨特别提醒——


这些人最易中招!

碰海鲜的时候,

记得要戴手套!


一般来说,接触水产品的人,容易和海鱼分枝杆菌结下不解之缘,比如——


  • 海钓爱好者

  • 鱼贩

  • 菜场小商贩

  • 经常处理鱼虾蟹等海产品的家庭主妇

    ......


如何避免中招?

倒是有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

在处理水产品时

最好戴上厚点的橡胶手套


微信图片_20200706170805.gif



如果不慎被刺伤

要及时将血挤出来

并清洗和消毒伤口 

如果有任何皮肤局部肿胀的症状

最好及时去医院

以免拖成严重后果!!!


来源:深圳卫健委, 广州日报、北青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