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2年8月23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发起、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全程独家支持的“循例问道——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例云端会诊间”第三期狼疮肾炎专场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厉小梅教授担任主席,上海长海医院赵东宝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沈海丽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娉婷教授担任主持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孙红胜教授担任特邀点评嘉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蓓医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王瑞雪医师以及汉中市中心医院赵小莹医师共同参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厉小梅教授
厉小梅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本期星火计划聚焦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免疫疾病,往往累及重要脏器,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漫长等特点,规范化诊疗是非常必要的。今天我们主要从狼疮肾炎的典型病例、如何规范治疗的角度进行学习,在临床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均会伴发狼疮肾炎,有症状的狼疮肾炎患者超过80%,因此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早期干预、规范化治疗能够较快地缓解疾病、保护肾脏功能、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期待本次会议进一步提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
上海长海医院
赵东宝教授
病例分享
徐蓓 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多靶点治疗一例狼疮肾炎病例分享》
徐蓓医师分享了一例多靶点治疗狼疮肾炎的病例,并系统回顾了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达标治疗策略及临床应用文献。
病例:患者48岁女性,主因“皮疹、蛋白尿9月余”就诊。患者体检发现尿蛋白阳性,伴四肢、背部皮疹,无脱发及口腔溃疡,就诊外院予以中药治疗后复查尿蛋白未转阴,后就诊我院肾内科完善肾穿刺活检病理提示:狼疮性肾炎(III+V型),予以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MMF)0.75g bid治疗。既往“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2年,现服用甲状腺素片50ug qd治疗。遂于2021-06就诊于我科,入院后查血常规、生化、大便常规、DIC全套、抗磷脂抗体、Coomb's试验、血管炎抗体谱、类风湿因子未见异常。尿常规:潜血2+,蛋白1+。尿总蛋白/尿肌酐0.883g。ESR 46mm/h。免疫球蛋白补体:IgA 5.37g/L,IgG 17.3g/L,均偏高。TBNK细胞亚群:CD3-CD19+23.3%。抗核抗体谱16项:ANA阳性1:1000,核仁++,颗粒+/-,抗SSA 60阳性,抗SSA 52阳性,抗核糖体P蛋白强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 919mg/24h。故给予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0.75g bid+他克莫司1mg bid+贝利尤单抗480mg治疗,维持治疗方案为小剂量激素(泼尼松7.5mg qd)+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 1mg qd、MMF 0. 5g bid、羟氯喹HCQ 0.2g qd)+生物制剂(每2-3月1次),随诊期间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总蛋白/肌酐以及血沉逐渐下降,目前患者病情达到完全缓解。
随后徐蓓医师对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达标治疗策略等进行了回顾。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主要由循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肾脏损伤所致,少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通过非免疫复合物途径(如狼疮间质性肾炎),或肾血管病变损伤肾脏。多发病于育龄期女性,是引起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LN不同治疗阶段治疗目标不同,诱导阶段(6-12月)目标是尽快控制验证,争取快速缓解,维持治疗阶段(>3年)的目标是抑制复发,保护肾功能,最终的远期目标都是阻止进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控制治疗毒副作用,改善长期预后。关于达标治疗策略下的疾病缓解目标,2019中国狼疮肾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 EULAR/ERA-EDTA以及2021KDIGO中均提出了不同的推荐意见。关于不同病理类型LN的治疗方案,指南均认为MMF是诱导期和维持期的一线首选药物,在最新的指南中还提出多靶点治疗(MMF+CNIs)在诱导期和维持期LN治疗中的地位显著提高。指南中还提出诱导期使用MMF,则维持期需继续使用MMF方案,且总疗程达两年以上;若诱导期使用多靶点治疗,则维持期也需采用多靶点治疗。
对于未达标的LN患者:需要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测定血药浓度确保免疫抑制治疗足量(如果给予MMF,测定MPA的血药浓度;如果给予TAC,监测TAC血药浓度;如果给予环磷酰胺,检查输液记录);如果担心合并慢性肾脏病或其他诊断,重复肾活检;如果存在持续活动性,考虑以下治疗方案(1)MMF与环磷酰胺(CTX)治疗方案切换、(2)MMF+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多靶点方案);以上推荐方案治疗无效的患者考虑联合使用生物制剂或延长静注CTX的疗程。
一项回顾性研究认为MMF较CTX可提高难治性及复发性LN患者疾病缓解率。此外,多靶点治疗方案(MMF+TAC+激素)可以用于治疗无效的难治性LN患者,经多靶点方案治疗后疾病缓解率显著提高,疾病活动度明显降低,且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增加疾病缓解率。另一项研究发现,多靶点方案可显著降低激素使用剂量,且快速达到相对安全的激素水平,并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最后,徐蓓医师总结到:LN发病机制复杂,经标准治疗后缓解率仍然有限,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多靶点方案(激素+MMF+TAC)可显著提高LN疾病缓解率,以MMF为基础的多种联合治疗方案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案;尽早实现LN达标治疗,维持长期足剂量免疫抑制治疗,有助于降低复发,改善LN的远期预后。
病例讨论
沈海丽教授:徐蓓医师分享了一个非常经典的LN病例,后续又讲到LN的达标治疗策略、不同指南对于不同病理类型LN的治疗目标等内容,在多靶点治疗和达标治疗方面提供了很多文献支持和自己的思考。LN患者早期进行肾活检对于及时、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非常有帮助。在这个病例中,从诱导期到维持期患者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都相对较小,最终患者达到完全缓解,预后较好。因此,多靶点治疗方案在难治性LN的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
杨娉婷教授:SLE患者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就是是否合并肾脏损害,如何治疗LN值得我们深思。在这个病例分享中,徐医师提到了III+V型LN、多靶点治疗、诱导期及维持期治疗、感染风险等,都是临床实践中大家非常关注的部分。对于增殖型合并V型的LN,目前根据临床证据建议初始治疗给予MMF,对于V型的LN合并足细胞病,联合使用TAC会获得更好的疗效,而多靶点治疗存在高感染的风险,因此药物的安全血药浓度是一个必须关心的问题。
厉小梅教授:肾活检对于LN患者病理分型的确定、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是很重要的。目前LN治疗药物的选择空间比以往要大很多,过去可选择的药物就是糖皮质激素、CTX,现在出现MMF、TAC、生物制剂等,对于无性腺功能需求的中老年患者,诱导缓解可以选择CTX。MMF对于生殖系统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是指南和各类规范推荐使用的诱导期和维持期药物,能获得较好的获益。
兰州⼤学第⼆医院
沈海丽教授
王瑞雪 医师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实践病例1:联合狙击制胜》
王瑞雪医师分享了一例多靶点治疗狼疮肾炎的病例,并系统回顾了狼疮性肾炎的相关内容。
病例:患者25岁女性,主因“皮疹13年余,双下肢水肿半月余”就诊。患者于2008年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2010年因“全身浮肿”就诊于南京军区总医院,肾活检示:V型LN。后长期应用美卓乐+环磷酰胺治疗病情稳定。2016年自行停药后全身水肿,给予甲强龙+CTX+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长期应用美卓乐+羟氯喹+CTX治疗。 半月前自觉眼睑、双下肢水肿,伴尿泡沫增多,伴皮疹就诊于我院。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及检查,SLEDAI评分≥15分。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狼疮性血液系统受累。最终的治疗方案为“美卓乐80mg qd+CTX 1g qm+TAC 1mg bid+HCQ 0.2g bid”。方案治疗1月后复查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正常,24小时尿蛋白明显下降,ds-DNA抗体转阴。3月后患者再次就诊于我科,入院后查尿常规示:尿蛋白2+,24小时尿蛋白:1597.9mg/24h,心脏彩超和肺部CT较前无明显变化。积极给予美卓乐40mg qd+TAC 2mg bid+贝利尤单抗 480mg(前3次每2周给药一次,后每4周给药一次)治疗后复查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好转,为低疾病活动度,疾病处于部分缓解状态。
随后王瑞雪医师简单回顾了狼疮性肾炎的概述、病理类型及治疗。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脏损害。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免疫复合物通过激活补体而引起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可同时伴有肾小球足细胞、肾小管间质或肾血管病变。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不一。LN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羟氯喹的基础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和其他治疗。
最后,王瑞雪医师总结到,他克莫司可用于多种病理类型的LN,特别是以蛋白尿为突出表现的难治性LN。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方案用于LN患者诱导缓解疗效显著,但需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物制剂可提高狼疮肾炎诱导缓解的成功率,减少复发。
会诊与讨论
杨娉婷教授:这个病例分享是临床中一个非常典型的LN病例,该年轻患者病程长,合并症多,符合V型LN的特征(残余肾功能保存的比较好),还具有生育要求。该患者发病年龄较小,是否跟胸腺残留物未退化完全相关尚无证据支持,但起病时白细胞较低,存在淋巴免疫系统异常的背景。各个指南均认为,对于V型LN患者CTX并非首选,该患者多次使用CTX疗效可,但达到累积治疗量(20 g)时反应仍欠佳,从生育的角度来说,选择小剂量激素+TAC+MMF的方案应该会获得更好的疗效。
赵东宝教授:该病例病情比较严重,蛋白尿显著,使用的TAC剂量相对较大,建议监测TAC血药浓度,有利于掌握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预防毒副作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娉婷教授
赵小莹 医师
汉中市中心医院
《实践病例2:强强联合“肾”券在握》
赵小莹医师分享了一例多靶点治疗狼疮肾炎的病例。
病例:患者50岁男性,主因“咳嗽、咳痰、气喘1月,加重伴发热1周”就诊于呼吸科。入院后查尿常规:尿蛋白3+,24小时尿蛋白定量:13756mg/24h;GM实验:0.82ug/mL,C-反应蛋白185.81mg/L,白介素6 39.1pg/mL,降钙素原2.1ng/mL;血常规结果显示三系减少;自身抗体谱:ANA(I:1000),核均质型阳性,核小体(+),SSA(+),Ro-52(+),组蛋白(+),抗双链DNA抗体(1:1000),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补体C3 0.09g/L,补体C4 0.03g/L,IgA 6.22g/L;ANCA系列、类风湿因子、甲功、结核抗体、结核斑点试验均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I型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原发性高血压2级、三系细胞减少原因待查。给予抗感染、保肝、护肾、输注白蛋白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转入血液风湿科,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肾功能不全 血液系统损害;重症肺炎 I型呼吸衰竭;下呼吸道真菌感染;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高血压2级;右肾囊肿;评估病情SLE-DAI评分为23分,提示狼疮重度活动。给予“甲泼尼龙(80mg d1-3、40mg qd)+丙种球蛋白20g qd+HCQ 0.2g bid”治疗25天再未发热,咳嗽、咳痰、气喘明显改善,双下肢水肿逐渐减轻。因患者无生育要求,故给予“CTX 600mg iv q2w”诱导缓解治疗,后复查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但患者仍感活动性气短、双下肢水肿、24h尿蛋白定量仍持续增高,再次建议患者行肾穿刺活检,结果显示: V+IV型 LN。《2019年中国狼疮肾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Ⅲ+Ⅴ型和Ⅳ+Ⅴ型LN优先选择多靶点方案(MMF+CNIs)诱导和维持,故积极给予“泼尼松25mg qd+MMF 0.5g bid+TAC 3mg qd+HCQ 0.2g bid”治疗半年后复查24h尿蛋白、C3、C4正常,ds-DNA转阴,病情稳定,目前给予“泼尼松10mg qd+MMF 0.5g bid+TAC 2mg qd+HCQ 0.2g qd”维持治疗。
随后赵小莹医师总结到,免疫抑制剂是SLE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经济条件、生育需求及药物副作用综合考量,个体化用药。肾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理分型,对我们临床用药起到关键作用。临床指南始终是我们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指导工具。
会诊与讨论
孙红胜 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孙红胜教授:男性SLE患者往往病情较重,预后相对差,易合并严重并发症和脏器损害。这个患者感染严重,前期先控制感染,再给予控制SLE的治疗方案是合理的,此外及时行肾活检确定病理类型,从而给予多靶点治疗方案控制病情,这个病例是一个治疗很成功的病例。针对Ⅲ+Ⅴ型、Ⅳ+Ⅴ型或者单纯的Ⅴ型LN患者,多靶点治疗方案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沈海丽教授:男性SLE发病率低于女性,但病情相对较重。这个患者多系统受累,是感染诱发的重症SLE,骨穿显示浆细胞增殖高,给予抗感染、CTX、HCQ治疗后患者尿蛋白仍持续没有显著改善,这就提示我们需要格外关注肾脏方面的问题,及时的肾活检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知道后续的精准治疗。该病例根据肾活检病理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为多靶点治疗,半年后患者病情稳定。仍需要关注的是维持期间的治疗,建议可以适当监测TAC的血药浓度。
厉小梅教授总结到,今天借助中国医学论坛报的线上平台,通过三个LN病例分享进行了深入学习、认识了LN的诊断和治疗,LN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及时的肾活检对于预后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此次线上会议,意义重大,不仅给我们治疗难治性LN提供了诸多证据支持和信心,也为年轻医生、基层医生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极大的提升了临床医生规范化诊疗水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