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鼓楼心法⑭】胰瘘的内镜诊治进展

2024-06-1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参与问卷调研,有机会赢取惊喜礼物哦有话说.png

上期回顾

【鼓楼心法⑬】沟槽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胰瘘的内镜诊治进展

阅读要点提示

胰瘘(pancreatic fistul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富含胰酶的液体,在胰管上皮和其他上皮组织之间异常交通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根据胰瘘的病因、部位、合并症等不同,其临床表现和症状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和复杂性。正因如此,胰瘘的诊治往往需要包括内科、内镜、介入、外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参与。通过保守治疗,约80%的胰腺外瘘及50%~60%的胰腺内瘘可以在4~6周内愈合,而难治性、复发性胰瘘以及合并坏死、感染等因素的复杂性胰瘘,往往需要多次、多种手段的内镜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相对于外科手术治疗的高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内镜治疗胰瘘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术后生活质量高,在胰瘘诊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一、ERCP途径引流是胰瘘治疗的基础


对于与主胰管相通、直径<6 cm的假性囊肿、胰管不完全离断的胰瘘,ERCP经乳头引流是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被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


ERCP途径治疗胰瘘的相关技术包括乳头括约肌切开、鼻胰管和胰管支架置入等。对于存在胰管狭窄和(或)胰管结石的情况,可以使用球囊或探条胰管扩张术、结石清理等。理想状态下,胰管支架应该通过狭窄部位,有利于胰瘘的愈合。


主胰管完全离断的胰瘘,又称为胰管离断综合征(disconnected pancreatic ductal syndrome,DPDS)指南不推荐单纯ERCP治疗,因为ERCP桥接断端胰管的成功率低。


本中心最新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了共45例经内镜治疗的胰瘘患者,其中33例(73.3%)仅接受ERCP治疗,包含DPDS患者7例,首次ERCP均未成功桥接断端胰管,但仍行经乳头途径引流,其中4例患者胰瘘得到愈合。所以,ERCP经乳头引流,使胰液经生理途径流入消化道,是内镜治疗胰瘘的根本。ERCP治疗胰瘘的技术成熟,并发症少且可控。主要并发症包括支架堵塞、移位、脱落等基础上出现的感染、急性胰腺炎等。




根据本中心的经验,ERCP术中胰管支架或鼻胰管不能通过狭窄处进入上游胰管,是引起支架脱落、移位的危险因素。对于接受内镜下治疗的胰瘘患者,制定合理的复查时间非常关键。但是,目前对于ERCP治疗胰瘘的支架更换时间尚无充分研究证据。有研究推荐在胰瘘愈合前每6~8周更换胰管支架,随访8例患者未出现胰管支架阻塞。更多中心在临床实践中,通常是根据慢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的随访模式。长期在本中心行胰瘘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一般3~6个月更换胰管支架,但仍有患者在支架更换后44天发作急性胰腺炎,需要缩短支架更换时间。




所以,对于接受ERCP引流的胰瘘患者,支架更换时间及胰管支架阻塞的危险因素等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来回答。


二、EUS相关技术在胰瘘治疗中的应用


在胰瘘导致上下游胰管不相通、ERCP引流途径失败、合并严重的局部并发症等情况下,EUS治疗可以有效补充ERCP的不足,在胰瘘的内镜下治疗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合并包裹性坏死、胰腺脓肿、较大假性囊肿(>6cm)的情况下,EUS引导下经胃壁或十二指肠壁穿刺引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感染的控制和胰瘘的愈合。一项包含30项研究、1355例胰管离断综合征患者的Meta分析发现,内镜下经壁引流的治疗成功率(90.6%)高于经乳头引流(58.5%),综合内镜下治疗的胰瘘闭合率(82%)与外科手术(87.4%)相当。


在合并包裹性坏死的情况下,EUS引导下金属支架置入为内镜直视下清创术提供了机会,使许多患者免于外科手术。但值得注意的是,内镜下清创也是胰瘘发生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所以,对于包裹性坏死接受EUS引导下或经皮穿刺引流的患者,尤其是行清创术的患者,要注意引流液的量、性状及淀粉酶浓度,及早发现胰瘘并进行相应的经乳头途径引流。


EUS引导下的胰管穿刺引流术(EUS‑PD)可运用于内镜下胰十二指肠吻合术后以及内镜下胰胃吻合术后的胰瘘患者,可实现对DPDS患者上游胰管的引流。在主胰管完全离断、上游胰管引流不充分的情况下,EUS引导上游胰管引流与ERCP经乳头下游胰管引流的联合应用可以实现有效引流,促进胰瘘愈合。但是由于其技术难度高,国内开展的中心有限,尚无大样本量的研究直接对比ERCP联合EUS‑PD治疗以及单纯ERCP治疗对于DPDS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EUS‑PD联合ERCP会师术也为胰管完全离断提供了内镜治疗的机会。由于技术难度高,该项技术目前仅在国内几家经验丰富的内镜中心开展,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胰瘘内镜下治疗的新技术


对于难治性胰瘘,许多内镜专家和材料学专家尝试了多种生物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进行瘘口封堵。纤维蛋白作为一种生物材料不易引起异物反应,但由于其在胰液作用下易降解的特点而需要多次注射。另外用于血管内封堵的弹簧圈也被用于进行胰瘘封堵。与单纯封堵相比,瘘口封堵联合经乳头引流具有更低的胰瘘复发率。


对胰液的合理引流才是胰瘘治疗的最终目的。胰瘘内镜下治疗新技术也在不断探索。在合并胰腺外瘘的DPDS中,使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器械,在内镜及透视设备的控制下,经外瘘窦道穿刺胃壁或肠壁,进而实现外瘘窦道与消化道吻合,实现外瘘的内引流。但由于胰瘘的复杂性,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充分的术前评估,筛选合适的患者,并且需要有经验的内镜团队进行操作,短时间内无法获得大样本量的临床统计数据,需要时间的检验。


四、胰瘘的多学科管理


外科手术可以进行胰肠吻合、清创、止血等,在胰瘘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重症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胰瘘往往合并严重的局部并发症,尽管经皮及内镜下引流、清创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患者免于外科手术,但是住院时长、治疗费用等因素也不容小觑。过分依赖内镜下治疗可能使重症患者错失最佳手术时机,所以与胰腺外科专家的及时沟通对于复杂、重症患者的诊治非常重要。


课后练习题
  •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您的答案或提出您对于胰腺疾病诊疗的疑问,本次活动期间积极互动的老师,将有机会获得惊喜礼物!


  1. 胰瘘内镜治疗的根本是?

  2. ERCP途径放置的胰管支架脱落、移位的危险因素是?


下期预告

【鼓楼心法⑮】EUS-PD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更多内容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