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Lancet N:醒后4.5h内平扫CT后直接溶栓行不行?

2023-03-29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过去5年的试验结果支持未知发病时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包括存在DWI-FLAIR错配或CT/MRI灌注存在可挽救组织。目前,临床指南推荐存在DWI-FLAIR错配或CT/MRI灌注存在可挽救组织的醒后卒中使用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治疗。


在紧急情况下,有限的MRI或灌注成像资源可能会阻止醒后卒中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对于DWI检测到急性缺血性病变但FLAIR未显示的患者,这部分患者可能处于溶栓的安全有效时间范围内。然而,在已知发病时间小于3小时的患者中,近40%的患者可能不存在DWI-FLAIR错配,这表明使用该标准的筛选方法可能会排除那些可能受益于溶栓治疗的唤醒卒中患者。在WAKE-UP试验中,大约三分之二患者为醒后卒中患者,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醒后卒中溶栓治疗试验,主要排除标准为缺乏DWI-FLAIR错配。平扫CT应用广泛,但与DWI或CT灌注相比,平扫CT对梗死核心的定量敏感性较低,用于醒后卒中筛选溶栓患者可能不安全。然而,在两项前瞻性、单臂、开放标签试验中,平扫CT被证明是安全的。


与阿替普酶相比,替奈普酶具有更高的纤维蛋白特异性、更长的半衰期和更简单的单次推注给药方式。2018-2019年的系统评价表明,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功能结局方面,0.25 mg/kg的替奈普酶并不劣于阿替普酶,并且在增加再灌注率方面优于阿替普。在NOR-TEST2试验中,由于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和功能结局恶化的可能性,早期停用了0.40mg/kg替萘普酶(高剂量)试验。


2023年2月来自挪威的Ellisiv B Mathiesen等在Lancet Neurology上公布了TWIST试验结果,旨在验证通过平扫CT筛选的缺血性醒后卒中患者,醒后4.5小时内接受静脉注射0.25mg/kg的替萘普酶溶栓治疗是否能改善功能结局。


TWIST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开放标签、盲法评价终点、随机对照试验,在10个国家的77家医院进行。主要纳入标准包括:年龄18岁或以上,醒后出现急性缺血性卒中症状,肢体无力,NIHSS评分为3分或更高或失语,头部进行了平扫CT检查,并能在醒后4.5小时内接受替萘普酶治疗。纳入的患者被随机分配(1:1)至单次静脉推注0.25 mg/kg的替萘普酶(最大25 mg)或对照组(无溶栓)。主要结局是90天时mRS。


从2017年6月12日至2021年9月30日,600名患者中纳入了578名患者(288名被随机分配到替萘普酶组,290名被分配到对照组[意向治疗人群])。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73.7岁(IQR 65.9–81.1)。578名参与者中332名(57%)为男性,246名(43%)为女性。


根据90天时的mRS评分,替萘普酶治疗与更好的功能结果无关(校正OR 1.8, 95%CI 0.88-1.58;p=0.27)。治疗组间90天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替萘普酶组28例[10%]患者,对照组23例[8%];校正HR 1.29,95%CI 0.74–2.26;p=0.37)。替萘普酶组6名(2%)患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对照组3名(1%)患者出现(校正OR 2.17,95%CI 0.53–8.87;p=0.28),任何颅内出血分别为33名(11%)和30名(10%)(校正OR 1.14,0.67–1.94;p=0.64)。


最后作者认为,对于平扫CT筛选的醒后卒中患者,替奈普酶治疗与90天时的更好功能结局无关。两个治疗组的症状性出血和任何颅内出血的数量与之前使用高级影像学技术筛选醒后卒中患者的试验结果相似。目前的证据不支持采用平扫CT筛选适合替奈普酶治疗的醒后卒中患者。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精品推荐

必须收藏的颅脑21种影像征象!

全新解剖系列:颅脑MR影像解剖

超详细的大脑解剖

专家共识 | 急性缺血性卒中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脑干病变的定位原则是?

急性卒中处置流程【国家卫健委版】

行走不稳一例分享

分水岭脑梗死的影像诊断

垂体和蝶鞍解剖、垂体瘤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

基底节区和丘脑(中央灰质)的双侧病变-图解回顾

NEJM:阿司匹林有没有预防静脉血栓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病例分析,诊疗规范解读!

COVID-19的神经科后遗症

脑干的内部解剖、表面解剖

复发性面瘫!这个病不简单丨疑难探究

1例脑梗死患者治疗体会

病例分享 | 轻型卒中患者的超早期快速溶栓

最新发布: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的14条诊疗规范

新冠后认知障碍诊治和管理共识

伴残疾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