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
点击图片看更多问答
(1)呼吸机:工作异常(吸气阀及/或呼气阀故障、压力传感器损坏等)。
(2)人工气道:管腔狭窄、扭曲、打折、分泌物阻塞、人工气道脱出、插管过深等;回路。扭曲、打折、受压、冷凝水积聚。
(3)患者:咳嗽、支气管痉挛、气道分泌物、肺顺应性降低、气胸、胸腔积液、胸壁顺应性降低、人机对抗等。
(4)设置:设置不当,如高压报警上限设置过低。
(1)呼吸机:回路或气囊漏气;流量传感器损坏等。
(2)患者:如多次吸气压力过高报警引起(如重症哮喘患者容控时因气道痉挛严重,气道峰压达70~80cm H2O,气体不易吹进去);患者病情加重,自主呼吸减弱,触发灵敏度过低而不触发呼吸机;痰液阻塞。
(3)设置:每分钟呼出气量低限报警的限定设置过高;呼吸机模式及参数设置不当。
(1)呼吸机:流量传感器进水阻塞,呼吸机管路内积水。
(2)患者:如ARDS或其他原因(缺氧、通气不足、气管内吸引后、体温升高、疼痛刺激、烦躁不安)致呼吸频率增快。
(3)设置:潮气量或呼吸频率设置过高,每分钟呼出气量高限报警阈值设置过低。
(1)患者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频率太低;
(2)呼吸管道及连接处脱开或漏气;
(3)机器故障,流量传感器检测功能不良或损坏,定时板等机械故障;
(4)不恰当的触发灵敏度(或内源性 PEEP 的发生可能使患者不能触发,导致无效触发用力);设置的窒息报警参数不恰当;流量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合适;分钟通气量设置太低等。
来源 医学科普荟萃 作者梁万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