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邱海波教授团队在国内牵头开展的一项为期3年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显示,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最常见的病原体,早发型和晚发型VAP患者与生存和死亡患者的病原体分布均类似。该研究阐明了我国ICU内VAP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我国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治疗ICU内VAP提供了依据。研究11月13日刊发于《临床感染病》杂志。
研究纳入2492例接受超过48小时侵入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共有129例(5.0%)满足VAP诊断标准,其中38例(29.5%)为早发型VAP。结果显示,VAP发生率为4.5例/1000机械通气日,28天死亡率为45%。在117例VAP患者中共识别出115种细菌和2种真菌,其中87种(75.7%)细菌为多重耐药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最常见的导致VAP的病原体。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与28天死亡率呈正相关。研究者团队未来将就如何早期判断可能的病原体展开研究,从而改善ICU内VAP患者预后。
驻地记者:程守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