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1年和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第四条都是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2021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指导下,国家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临床检验专业及药事管理专业质控中心制订了“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行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提高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行动函)。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胡继红教授就国家医疗质量改进目标“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行动进行解读。
(一)政策框架内容解读
1.明确改进目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50%
医院感染患者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90%
住院患者大于2个药物联用前病原学送检率达100%
2.责任分工
院感科:牵头落实和协调,利用信息化手段,持续开展目标监测并定期反馈,合理设定干预目标和策略,减少院感。
医务科:制订制度与监管程序,建立监测、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培训制度和措施,组织相关理论和实践培训;协调相关部门建立药物供应目录和处方集,并对目录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优化,结合病原体种类及细菌耐药特点,科学引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检验科:制定并执行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细菌及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流程规范,加强微生物专业能力建设,综合应用多种检验方法,提升检验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满足临床合理用药需求。
药剂科: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定期维护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中的药品属性,保障药品字典中抗菌药物的记录正确率达100%;建立并及时更新医院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获得目标病例数并持续监测,对药物处方中用药目的合理情况进行督导。
信息科:提供必要的信息系统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保障环节,完善标本送检相关信息,实现与电子病历、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等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加强医嘱信息化管理,实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实时监测、预警、数据采集、分析、评价和上报;满足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使用目的、病原学送检项目及送检日期等指标的监测需要;在医师开具抗菌药物时提示医师采集并送检病原学标本的提醒预警。
(二)“提高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行动函”对检验科的职责要求
送检标本的质量,直接决定最终报告的质量。正确采集、转运与保存微生物标本直接关系到致病微生物培养的正确性与阳性检出率,是从临床微生物检验获得正确结果的最关键一步。国内多省出台政策,呼吁提升血及无菌体液送检比例,获得准确的病原体流行病学数据的前提仍是加强标本的规范送检。我们应定期更新病原学监测及耐药警示信息,促进合理用药。
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如下:
1.抗菌药物用药之前采集;
2.无菌部位的标本更具有临床价值;
3.有菌部位采集的标本需要尽量避免正常菌群和定植细菌污染,报告有临床意义的病原菌/条件致病菌;
(三)关于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统计公式的计算
1.定义:“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开具病原学检验项目并完成标本采集。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完成病原学送检的病例数/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例数×100%
3.医院感染患者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完成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的病例数/同期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总数×100%
4.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接受两个或以上重点药物联合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病例数/同期住院患者中接受两个或以上重点药物联合使用病例数×100%
说明:重点药物是指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多粘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抗真菌类(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
5.纳入病原学送检统计的检验项目:重点指微生物培养相关项目,主要包括血液、脑脊液、胸/腹水、关节液/滑液等无菌体液、组织、清洁中段尿液、合格痰标本、肺泡灌洗液、脓液、便等全身各感染部位标本;对于难培养的特殊病原体,可包括特殊染色镜检、抗原/抗体检测(如肺炎链球菌尿抗原、军团菌抗原/抗体检验、G试验、GM试验等)、病毒或非典型病原体的核酸检测(PCR)。
6.不纳入病原学送检统计的检验项目:质谱分析技术(MS)、基因测序,PCT、IL-6等感染相关标志物;对于基因测序,如依据参考专家共识开展的NGS,目前未通过药监部门批准,不能作为有法律依据的结果进入病历,只作为常规手段不能解决的危、急、重症感染病原学方法的补充。
(四)小 结
1.必须是抗菌药物治疗前开具病原学检验项目并完成标本采集才纳入统计;
2.分母:其间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例数;
3.分子: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完成病原学(微生物)送检的病例数;
4.要重点监控无菌部位微生物标本送检比例;
5.要重点监控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微生物)标本的送检比率,14个重点监测药物也在医保使用支付增加的病原学依据限制条件的28种药物内。
整理:张秋莹
来源:京港感染论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