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邹龙 王强 柏小寅 刘方杰 吕红 杨爱明
病例介绍
病例1
现病史 患者男性,35岁,因“上腹胀5月,腹痛伴排气排便障碍20 天”于2019 年5 月23 日入院。2018年12月起,患者出现餐后上腹胀伴纳差。2019年3月外院行上消化道造影提示“ 皮革胃”(图1)。胃镜提示胃体腔稍狭窄,黏膜重度水肿。于胃体大弯处深挖活检20块,病理提示慢性活动性炎。对症处理后,症状无缓解。2019年5月患者因不完全性肠梗阻来我院。患者自患病以来体重下降15 kg。平素嗜烟酒。
图1 上消化道造影符合“皮革胃”表现
入院体检:生命征正常,魏尔啸(Virchow)淋巴结阴性;可见肠型,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10次/分,可闻及气过水声。
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242 均正常。腹盆增强CT提示:胃壁弥漫增厚(图2);结肠占位病变不除外(图3)。
图2 腹部增强CT 见胃壁弥漫增厚;图3 腹部增强CT 见结肠脾曲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近端肠管扩张
再次行胃镜,于胃体上部大弯侧黏膜下注射1:10000 肾上腺素亚甲蓝盐水,抬举不佳。电圈套切除约1.5 cm 范围黏膜后,于创面处深挖活检(图4、图5)。活检病理显示低分化腺癌。
图4 胃镜见胃底体黏膜弥漫充血水肿、颗粒样增粗,皱襞粗大,蠕动差;图5 胃镜下于病变处电圈套切除约1.5 cm范围黏膜后,于创面处深挖活检
同时,患者因机械性肠梗阻在全麻下行部分大网膜及结节切除、横结肠造口Ⅰ期开放术,术中探查见网膜表面多发质硬结节。手术病理:网膜组织中可见低分化腺癌浸润,淋巴结转移癌(1/1)。
最终诊断 胃低分化腺癌(cT4N1M1 Ⅳ期),腹腔弥漫性种植转移,机械性肠梗阻。
病例2
现病史 患者男性,51岁。因“餐后腹胀、呕吐3月”来院。患者2019 年3月出现餐后腹胀,间断呕吐,吗丁啉无效。既往大量吸烟史。
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53 未见异常。腹部增强CT:胃窦明显增厚,未见胃周淋巴结肿大(图6)。
图6 腹部增强CT 见胃窦明显增厚,未见胃周淋巴结肿大
首次胃镜:胃窦黏膜粗糙,蠕动欠佳,幽门狭窄。多点活检病理显示胃窦黏膜慢性活动性炎。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再次胃镜:胃窦变形,见环腔隆起,表面黏膜充血粗糙,幽门狭窄(图7),内镜通过阻力感明显,尝试于胃窦病变处黏膜下注射,抬举征阴性,尝试圈套切除表面黏膜,质地硬无法圈套,遂切开胃窦前壁黏膜表层后深挖活检(图8)。活检病理显示低分化腺癌。
图7 胃镜见胃窦变形,环腔隆起,表面黏膜充血粗糙,幽门狭窄;图8 胃镜下切开胃窦前壁黏膜表层后深挖活检
最终诊断 胃低分化腺癌,幽门梗阻。
专家点评
胃浸润性肿瘤的诊断是临床难点,胃镜检查和活检病理的假阴性是延迟诊断的重要原因,这使得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最常见的胃浸润性肿瘤包括弥漫型(未分化)胃癌和胃淋巴瘤。其中弥漫型胃癌的肿瘤细胞间缺乏黏附因子,整个胃均可被相互分离的肿瘤细胞广泛浸润,表现为胃壁的增厚和僵硬,即“皮革胃”。弥漫型胃癌的肿瘤细胞通常浸润黏膜下层,不破坏胃壁的结构,也不形成小管或腺体,黏膜层改变也缺乏特异性。常规的胃镜活检钳取病理难以达到存在病变的黏膜下层,使胃浸润性肿瘤的诊断具有挑战性。CT对这类病变的范围评估优于胃镜,但这种检查方式并不能替代病理检查这一金标准。
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的结果高度提示为胃的浸润性肿瘤,而常规活检病理结果与临床预期不相符合时,需要创造条件进行有效活检。
许多技术可被应用于胃黏膜下层病变组织的获取,包括应用大活检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深挖活检等技术。大活检钳和EMR可以获得更大的黏膜组织,然而取材深度很难达到黏膜下层。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也难以取得足够的胃壁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其优势更多体现在可以对怀疑转移的腹腔淋巴结进行活检,从而帮助诊断。ESD技术要求高,需要具备一定内镜操作经验的医生才能进行这项操作,因此限制其应用。深挖活检,即在同一部位取多块活检,每一块活检均在上一块的顶部进行深挖,可以达到黏膜下层的深度,进而提高活检的阳性率。
然而,当胃发生浸润性肿瘤时,黏膜层往往增厚,限制了单纯深挖活检的阳性率。因此,可将EMR与深挖活检术相结合,在去除黏膜层后进行深挖活检。当黏膜下注射抬举征阴性时,可通过切开黏膜层后进行深挖等方式进行活检,提高活检的阳性率。
本文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消化读图专题,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