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周三上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消化内科高峰玉主任正在查房。高主任详细地向患者讲解切除肠息肉的数目、大小、切除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等有关知识,提到了肠黏膜上打了几枚“金属夹”,听到这儿患者李大爷可吓得不轻。
老人家赶忙问道“哎呀,不得了啦,做完手术这金属夹子咋还给我落肚子里了?怪不得我肚子感觉有点疼呢?啥时候再给我取出来呀?……”
那么金属夹的作用是什么?术后需要取出吗?接下来请高主任为大家讲解。
“金属夹”是什么?
由于该“金属夹”的金属部分为钛合金,所以又被称为“钛夹”,包括钛合金的夹子部分(实际发挥作用的部分)和尾部(辅助释放夹子),主要起闭合作用,内镜下使用方便、高效。钛作为理想的医用金属材料,具有无毒、质量轻、强度高且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也被广泛用作人体的植入物。目前消化内镜下使用的夹子张开幅度在10~15mm,根据夹子两个臂的长度及张开的角度不同,可分为不同型号,内镜医师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型号。另外不同企业生产的钛夹名称也不尽相同,如和谐夹、止血夹、金刚夹等。
(“金属夹”)
“金属夹”有什么作用?
小小“金属夹”作用大:主要用于组织闭合及止血,广泛应用于息肉切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出血止血、其他内镜下需要闭合作用的操作及辅助定位。
(内镜下“金属夹”闭合创面)
息肉切除术后、ESD术后有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的风险,内镜医师会依据术中情况给予钛夹夹闭创面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某些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有时需要根据情况选用钛夹夹闭止血。
近年来新型技术如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用于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等也用钛夹来进行术后创口的闭合。
在某些胃癌/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前,于内镜下对病灶局部进行钛夹标记,可用于辅助外科医生定位病变。
“金属夹”术后需要取出吗?
“金属夹”主要起封闭作用,待创面修复后一般可自行脱落并随大便排出体外,时间大概在2周左右,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并不需要专门取出。钛作为一种亲生物金属,对于人体相对安全可靠,另外“金属夹”体积小,因此即使长期留在体内也不会造成太大危害。但有些患者息肉切除术后钛夹可长时间甚至1~2年留存在体内,这种情况下可根据患者意愿于内镜下取出。
高峰玉主任医师最后总结到:内镜下切除胃肠息肉术后应用“金属夹”的目的主要是用来封闭创面,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预防迟发性出血,甚至穿孔的发生。另外夹子体积很小,人体基本不会有感觉;夹子发挥完保护作用、在创面愈合后可自行脱落,无须特殊处理;此外患者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肠蠕动过多、过快致使钛夹松动或过早脱落;患者术后复查胃肠镜时如果遇到钛夹长期未自行脱落,也可于内镜下取出。
作者:郝娇荣
文章首发自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消化内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