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我国肝癌疾病负担重,给社会和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自2017年起,连续两年发起“西部影响力—中国西部地区肝癌诊疗多学科交流项目”,受到西部各地医师的广泛关注及认可。
2019年2月23日,第三届“西部影响力—中国西部地区肝癌诊疗多学科交流项目”启动会在武汉顺利召开。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夏锋教授,就肝癌的早诊早治、多学科协作(MDT)治疗理念及肝癌治疗的探索方向等问题发表了看法,现整理如下。
肝癌在我国拥有较重的疾病负担,因此,早期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我国肝癌的发生具有特色的从“乙型肝炎发展成肝硬化再到肝癌”的三部曲特征,而在肝硬化发生的过程中,肝脏会发生不典型增生结节。目前,通过影像学手段,可以诊断低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和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其中,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被认为是肝癌的癌前病变征象,尽早识别具有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的患者,或许可以大范围降低肝癌的发病率,这或许是肝癌早诊早治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方向。
肝癌的治疗在近十年可以说有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近一两年,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方面均有很多药物的出现,为肝癌患者带来了福音。十年来,从索拉非尼作为唯一肝癌靶向治疗的药物,到瑞戈非尼上市,至现在多种靶向药物可选择,这个进步是巨大的。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又相继纳入医保目录,这使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治疗。靶向治疗到现在在肝癌领域已经持续了十年,可能在未来会探索更多药物,在临床中进行更多疗效的探索,开展多种靶向药物间的联合,其疗效或许会大大提高。
除靶向治疗,肝癌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多,但是如何合理联合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就好比炒菜,不同原料、配料合理组合并选用适合的方式才能成为美味佳肴,肝癌的综合治疗也是一样的道理,基于临床经验的积累,需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情况、状态等情况制定由不同治疗手段组成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尽可能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获得生存期的延长。如今我们中心生存十年以上的肝癌患者已经很多,这些患者多得益于射频消融、介入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联合的综合治疗。
编辑整理|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尉琢 陈茜
审校|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夏锋教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