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免疫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定为“强强联合”。胸腺法新作为免疫调节剂,对于调节患者免疫失衡状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早期应用,将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型免疫治疗方法“打好基础”。
6月21至24日,第一届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在苏州金鸡湖畔顺利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 “支持与姑息使癌症治疗更有效”,聚焦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吸引了全国肿瘤学界逾5000位专家学者及医药企业代表与会,通过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及研究进展分享,共谋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发展之路。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方兴未艾,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本次姑息会特别设置了免疫治疗专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领域专家共聚一堂,就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面临挑战进行了探讨。会议期间,记者特别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张必翔教授,邀请其分别就胆道肿瘤及肝癌领域免疫治疗的进展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及看法。
张必翔教授: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80%~90%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及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脏作为免疫器官,在发生肝癌时会受到双重免疫打击,第一是乙型肝炎造成的免疫功能失衡,第二是肝癌造成的局部免疫功能的丧失。在肝癌围手术期处理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围手术期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将病毒滴度降至安全水平,才可实施手术。第二,肝癌大手术创伤可能会导致进一步免疫功能的损伤,造成并发症的发生,甚至造成肝癌的早期复发和转移,所以我们要进行免疫功能失衡的处理,采用胸腺法新等免疫调节剂将患者的免疫功能调整至接近或达到免疫平衡的状态。第三,需要密切关注术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处理。
2.不同治疗手段联合应用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更成为个中翘楚,请您谈谈目前手术联合免疫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以及给患者带来的获益?
张必翔教授:除了前面提到的肝炎及肝癌等疾病造成的免疫失衡之外,手术创伤及手术之后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的感染等都会进一步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而手术联合免疫治疗则是调整患者免疫状态的一种方法,我们需要在术前、围术期、术后通过免疫调节使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平衡。针对肿瘤本身,不同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肝癌的发生发展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同样其免疫功能损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且不同个体间的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不同个体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免疫干预手段,以达到最佳的免疫平衡状态,确保患者获益最大。
3. 有文献表明,小肝癌切除术后使用胸腺法新对比单纯手术能够显著延缓肿瘤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可否请您展望一下传统的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未来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发展方向?
张必翔教授:临床实践证明,越小的肿瘤、越早采取免疫干预,其效果就越好。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免疫治疗与其他器官相比具有特殊性及迫切性,为什么?这是因为其本身存在不同机制造成的免疫失衡,需要采取有效手段恢复肝脏的免疫平衡。实际上,人体在患病之初就已启动固有免疫系统进行抵抗,但这就像军队作战,一旦作战时间太长,固有免疫系统的功能就会被削弱。如果自身无法恢复,人体就需要外源性补充,而胸腺法新等外源性补充临床可达到较好效果。胸腺法新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可以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恢复肝癌患者特别是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的免疫状态具有良好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