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华肿瘤大会 | 徐惠绵教授谈进展期胃癌的辅助治疗

2019-06-30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胃癌辅助治疗新进展

       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除手术以外,辅助治疗的价值也在不断提高。在2019中华肿瘤大会上,我们邀请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惠绵教授就胃癌辅助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

https://v.qq.com/x/page/r089195ypoq.html

徐惠绵教授

1  本次大会的亮点和意义

       2018年12月,第11届中华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在充分地讨论了当前肿瘤学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后,决定把每年的肿瘤年会更名为中华肿瘤大会。本次大会做为首届中华肿瘤大会,得到了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的高度重视。总的来说,本次会议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首先,会议邀请了国内知名院士、专家,聚焦国内外肿瘤防治前沿问题(包括精准医疗、转化医疗、整合医学以及肿瘤临床治疗当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题学术讲座和学术研讨;除主会场外,还根据亚专科的特点,另设12个肿瘤学组分会场,让更多专家能够畅谈个人观点、交流学术思想、分享临床研究以及诊疗中的学术经验。通过主会场与分会场的互动结合,使本次大会能够涉及更多领域、解决更多问题,并就一些难点、焦点和临床长期争议的问题,达成共识。我们期望通过本次大会,能够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指南,为今后各瘤肿的治疗规范的制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为了激励中青年学者在肿瘤事业上的快速发展,会议专门设立了“中华肿瘤 明日名医”的大型遴选活动,并于27日晚上进行了决赛,选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共10名优胜奖获得者,为年轻一代今后的发展指明前进和努力的方向。

       最后,本次大会不但是一个学术会议,更是一个加强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会议。在学组建设方面,我们召开了常委会以及分会场学组会议,争取在专科以及亚专科的发展方面能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进展。恶性肿瘤作为所有疾病中危害中国人民健康的首要杀手,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健康和社会公共问题。中华医学会的宗旨即,成为搭建政府和医务工作者学术交流的纽带,进而推动中国医学的发展。我们要抓住当前的机遇和挑战,通过这样一个学术会议激励全国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者,开拓进取、砥砺前行,把肿瘤防治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2  胃癌辅助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中国胃癌防控形势严峻,目前,全球胃癌的每年新发病例约90多万,而我国占40多万,就是说近50%的胃癌患者出现在中国。另外,中国胃癌存在早诊率低,进展期和晚期胃癌比例高,治愈率差的特点。

       单纯的外科治疗,虽然在解剖学意义上可以达到根治,但并不能实现生物学意义上的根治,其术后五年生存(OS)率长期徘徊在30%左右。据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最新报道显示,从2000年直到2018年,我国胃癌的五年的OS率从27%升至当今的35%,然而,距离欧美、日本差距仍然很大。单纯手术治疗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复发转移仍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首要原因。因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意义重大。其中的辅助治疗包括,术后辅助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晚期胃癌的转化治疗。治疗方式则主要包括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目前看来,对三期以上的胃癌,新辅助治疗是当前趋势,应采取新辅助的放化疗,或者以化疗为主,或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

       新辅助疗法起源于欧洲,自首次在MAGIC试验中提出,至今已有十年光景。德国近年报道的FLOT试验证实,术前新辅助治疗能够带来很好的治疗效果。我国相关研究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比较了新辅助化疗和单纯手术治疗的疗效,初步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增加进展期胃癌的三年无病生存(DFS)和五年OS。目前,术前辅助化疗方案主要是术前采取2到4个周期的双药化疗或三药化疗;对胃上部癌,例如贲门癌以及胃食管结合部癌,单纯化疗疗效不如同步新辅助放化疗。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肿瘤科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5201研究,目前已经入组了400多例患者,初步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于单纯化疗相比,患者三年DFS明显提高,获益显著。

       因此,新辅助的放化疗,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的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已成为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标准模式,值得我们今后大力推广。

3  我国胃癌研究现状及目标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胃癌的研究历史已有60余年,但是基本都是初始阶段、单中心、小样本的研究;自2000年以来,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开展起来。据Clinic trial网站统计,我国登记的临床研究项目高达400余项,仅次于美国,从数量上明显超过日本和韩国,这是个很好的势头,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尽管我们项目数量比较多,但产出量较低,创新性不足。另外,最后的成果也不够多,临床研究结果还不足以进入国际上各大指南的修订。詹启敏院士在精准医学的报告中提到,在全世界研究中,中国元素并不太多,心血管系统占6%,肿瘤只占1%,在胃癌领域亦是如此。

       我们未来的首要目标,即继续加强临床研究,通过高质量的研究结果,参与到国际上各大指南修订中去;我们的另一目标,就是根据目前临床研究结果,制定适合我们国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真正地造福中国患者,使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并通过综合治疗,使进展期胃癌的五年OS提高5~10%。


采写 | 郝冉(中国医学论坛报)

剪辑 | 冯超(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