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腹腔感染,是指无明确腹腔内病变来源(如肠穿孔、肠脓肿)的情况下发生的腹膜炎,是病原微生物侵入腹腔,造成明显损害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患者常见并发症(40%~70%)。
临床表现
肝硬化SBP患者多数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漏诊。约1/3患者具有典型腹膜炎的症状与体征,表现为发热、腹痛或腹泻,腹部压痛和(或)反跳痛。大部分患者无典型的腹膜炎症状与体征,可表现为顽固型腹水、休克、肝性脑病等。
SBP高危人群包括曾发生SBP;老年人(> 65岁);伴糖尿病;伴肝癌或其他肿瘤;使用免疫抑制剂;严重肝功能受损的患者(Child-Pugh B/C级、肝衰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后者。对可疑细菌感染经抗菌治疗无效的发热,或原因不明的肝功能衰竭、脓毒血症不典型的症状、长时间低血压(收缩压< 80 mmHg,且> 2 h)并且对扩容复苏无反应的腹水患者,要警惕SBP。
SBP诊断与鉴别诊断
SB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积极主动寻找SBP的证据非常重要。目前早期诊断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有以下症状或体征之一:
(1)急性腹膜炎:腹痛、腹部压痛或反跳痛,腹肌张力增大,呕吐、腹泻或肠梗阻;
(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表现:发热或体温不升、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
(3)无明显诱因肝功能恶化;
(4)肝性脑病;
(5)休克;
(6)顽固型腹水或对利尿剂突发无反应或肾功能衰竭;
(7)急性胃肠道出血。
2.有以下实验检查异常之一:
(1)腹水PMN计数≥0.25×109/L;
(2)腹水细菌培养阳性。
(3)PCT > 0.5 ng/ml,排除其他部位感染。
国内报道,体温、腹部压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总胆红素、腹水PMN计数5个指标联合对早期筛查无症状SBP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SBP患者出现以下任何2条临床表现或实验室异常认为是重症感染:
(1)高热、寒战,体温> 39.5℃;
(2)感染性休克;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4)不明原因急性肾损伤3期;
(5)外周血白细胞> 10×109/μl;
(6)PCT > 2 ng/ml。
SBP临床特殊类型
1.腹水培养阴性的中性粒细胞增多性腹水(CNNA)
其诊断标准为:
(1)腹水细菌培养阴性;
(2)腹水PMN计数≥0.25×109/L;
(3)排除继发性腹膜炎;
(4)30 d内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CNNA与培养阳性的SBP比较,在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分析、病死率及对抗菌药物治疗的反应性均无明显差异,因此认为,CNNA和SBP是同一个疾病。
2.中性粒细胞不增高的细菌性腹水(MNB)或称细菌性腹水(BA)
其诊断标准为:
(1)腹水细菌培养阳性;
(2)腹水PMN计数<0.25×109/L;
(3)无明显腹腔内感染灶。
内容节选自《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