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1 ESOC速递 华山特约】房颤患者发生抗凝相关脑出血后是否重启抗凝治疗?——APACHE-AF研究

2021-09-15作者:壹生神经学院资讯
脑血管病原创

ESOC banner.png


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血管组 应云清


对于近期发生抗凝相关脑出血(ICH)的房颤患者来说,目前仍缺少最佳预防缺血性卒中或其他血管栓塞事件的证据。新型口服抗凝药(如阿哌沙班)具有更低的脑出血风险,并能有效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生,或许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来自荷兰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主要目的是探索发生抗凝相关ICH的房颤患者,使用抗凝治疗(阿哌沙班)/避免抗凝治疗后,非致死性卒中/血管性死亡的发生率。


APACHE-AF是一项多中心Ⅱ期、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终点盲法的临床试验,在荷兰的16家中心进行。


纳入标准:

(1)在抗凝治疗期间,发生CT/MRI证实的脑出血

(2)ICH发生在随机分组前7-90天内

(3)非瓣膜性房颤

(4)CHA2DS2VASc≥2

(5)mRS≤4

(6)年龄≥18岁

(7)获得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1)除房颤外,有其他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指证

(2)在使用阿哌沙班时仍有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指证,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氯吡格雷

(3)机械性心脏瓣膜或风湿性二尖瓣疾病

(4)除脑出血外,近6个月有严重出血事件

(5)出血风险高(如活动性消化性溃疡、7天内发生缺血性卒中伴血小板计数<100,000/mL或血红蛋白水平<6.2 mmoL/L、有出血倾向,或血恶液质)

(6)目前酗酒或吸毒

(7)预期生存期小于1年

(8)严重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221 μmol / l或肌酐清除率<15 ml/min)

(9)ALT/AST大于正常范围上限2倍,或总胆红素大于正常范围上限1.5倍,排除已知或确定良性致病因素(如吉尔伯特综合征)

(10)阿哌沙班过敏

(11)使用强细胞色素P450 3A4 (CYP3A4)和p -糖蛋白(P-gp)抑制剂(如唑类抗真菌药物酮康唑、HIV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

(12)妊娠或哺乳

(13)处于生育期的妇女


随机:

采用最小化随机,考虑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75岁vs>75岁)和出血部位(脑叶vs非脑叶),按1:1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阿哌沙班5mg bid

-对照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不使用任何抗栓治疗

主要终点事件:

-非致死性卒中或血管性死亡

次要终点事件:

-缺血性卒中

-ICH

-主要出血事件

ICH、创伤性颅内出血、主要颅外出血

-主要血管闭塞事件

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系统性栓塞、肺栓塞

-方案定义的主要血管事情

所有类型卒中、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主要颅外出血事件、系统性栓塞、肺栓塞

-抗栓试验协作组(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Collaboration,ATC)定义的所有主要血管事件

缺血性卒中、ICH、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

统计分析:

主要终点事件:

-每年事件发生率及95% CI

-意向性分析(ITT)和按试剂接受治疗分析(on-treatment analysis)

-Kaplan-Meier生存分析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倾向性评分)

次要终点事件: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单个次要终点及复合次要终点发生率及95% CI

-意向性分析(ITT)和接受治疗分析(on-treatment analysis)

-亚组分析:出血部位、年龄、性别、ICH发病时间、CHA2DS2VASc评分、对照组是否接受抗血小板治疗、CT小血管病评分


从2015.1.16到2020.7.5,该研究一共纳入了101例受试者,46%为女性,中位年龄77岁。受试者ICH发生到随机分组的中位时间是46天(IQR 21-74),中位随访时间1.9年(IQR 1.0-3.1)。随访期间,试验组有3例受试者(由于发生SAE)停用抗凝药,对照组有7例受试者(5例由于发生SAE,2例由医生决定)开始使用抗凝药。首先按意向性分析原则(ITT)比较主要终点事件,试验组发生率为12.6% (95% CI 6.7-21.5),对照组为11.9%(95% CI 6.2-20.8),调整协变量后风险比(HR)为1.05(95% CI 0.48-2.31,P=0.90)。比较次要终点事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中ICH(8% vs 2%)、主要出血性事件(12% vs 6%)、缺血性卒中(12% vs 12%)、主要血管闭塞事件(12% vs 22%)、ATC定义主要血管事件(26% vs 25%)、方案定义主要血管事件(28% vs 31%)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者还采取接受治疗分析(on-treatment analysis)比较主要、次要结局事件发生率,发现接受抗凝治疗组的主要血管闭塞事件发生率更低(4% vs 14%,HR=0.29,95% CI 0.09-0.91);抗凝组发生5例脑出血,而避免抗凝组未发生脑出血事件。亚组分析未发现任何有统计学意义的交互作用。


该研究发现无论是否重启抗凝药物,房颤患者发生抗凝相关ICH后仍面临着很高的卒中或血管性死亡风险。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该研究的结果,并识别从重启抗凝治疗中获益的亚组人群。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