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胃肠病学》前沿速递 | 益生菌可能减轻肠易激综合征症状

2023-11-2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引言


《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是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 Gastroenterology Association,AGA)的官方杂志,是国际消化病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提供了胃肠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和权威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AGA在中国唯一官方指定授权发布《胃肠病学》杂志翻译的单位。


本期为大家带来《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评价: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敬请关注!




<第8期>

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评价: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背景与目的

一些益生菌可能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有益,但由于各项研究中使用的菌种和菌株的差异,以及不同研究终点的设定,阻碍了具体推荐建议的制定。我们更新了之前的meta分析来研究这个问题。

方法

通过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截止到2023年3月)检索数据,纳入招募了患有IBS的成年人,并将益生菌与安慰剂进行了比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将二分类症状数据进行汇总,以获得治疗后持续存在整体症状、腹痛或腹胀的相对风险。连续数据采用标准化均值差和95%置信区间(CI)进行汇总。同时汇总不良事件数据。

结果

本研究纳入了82项符合条件的临床试验,包含10332例患者。只有24项RCT在所有领域都具有低偏倚风险。针对整体症状,埃希菌菌株有益的证据具有中等确定性,乳杆菌菌株和植物乳杆菌299V有益的确定性较低,益生菌组合、LacClean Gold S、Duolac 7s和芽孢杆菌菌株有益的确定性非常低。对于腹痛,酿酒酵母 I-3856和双歧杆菌菌株有益的确定性较低;益生菌组合、乳杆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菌株的证据非常低。对于腹胀,益生菌组合和芽孢杆菌菌株的有益证据的确定性非常低。在包括7000多例患者的55项试验中,使用益生菌出现任何不良事件的相对风险并未增加。


结论

一些益生菌组合或某些菌株可能对IBS有益。然而,在我们几乎所有的分析中,根据GRADE标准得出的疗效证据的确定性都处于低至非常低的水平。



表1  益生菌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整体症状的疗效


表2  益生菌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持续腹痛症状的疗效


表3  益生菌对于肠易激综合征腹胀症状的疗效



研究者说

全球约有5%的人口受到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可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目前的治疗主要是改善患者症状。约有10%的IBS患者是在急性肠道感染后出现症状,提示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参与了IBS的病理生理过程。


尽管此前在IBS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已经对多种益生菌展开了测试,但对于具体哪些益生菌对IBS有益仍知之甚少。迄今为止,很难根据IBS亚型或患者个体症状提出能够获益的益生菌或益生菌组合的建议。为此,本研究更新了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纳入了自先前版本以来所有新进展的试验,并将患者整体症状、腹痛和腹胀作为单独的疗效终点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一些益生菌菌种或益生菌的组合对IBS的特定症状有益。益生菌组合、乳酸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埃希氏菌对IBS整体症状有益。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和益生菌组合可改善患者腹痛症状。对于腹胀,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和益生菌组合可改善症状。并且益生菌制剂无明显副作用。


研究者们对于益生菌在IBS治疗中的作用倾注了持续的关注和热情,自2018年的meta分析后,先后有超过20项新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表。但大多数研究的偏倚风险较高,且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未来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一些目前数据已显示出具有潜力的菌种、菌株或其组合,并进行相关机制研究阐明哪些益生菌对治疗IBS有益。



译者简介

译者

王春赛尔

医学博士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

审核

施海韵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青年博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青年博导。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肠道疾病专业副召集人,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论坛副召集人。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多项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在DDW、APDW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汇报交流并获青年研究者奖。主要研究方向: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与肠道微生态。

总审核

张澍田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临床医学协同研究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医院协会第三、四届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九届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第四、五届会长,亚太消化内镜学会第六、七届委员,世界华人消化医师协会第一届会长,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主编,中华消化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主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中心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以食管、胃肠及肝胆胰腺疾病的内镜介入(微微创)诊断与治疗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是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消化健康学院挂靠单位。由消化一、二、三科、消化内镜中心(全球20家最卓越之一)和消化实验室组成,共有医生88人、科研人员12人、科研辅助人员15人、护士94人。西城院区位于首都核心区(前门南、天坛西),通州院区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顺义院区位于首都机场附近的后沙峪。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转载需授权



好文推荐


▶ TIPS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食管早癌的早期信号、高危人群、筛查

▶ 胃镜检查后为什么还要做病理活检?

▶ 胃ESD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5个诀窍学会腹痛诊断,和误诊说再见!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常用的治疗药物总结

▶ 简单三步根除Hp,剿灭消化溃疡的宿敌

▶ 最新版《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权威发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