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我学统计的一点经历——给统计学初学者的一些建议

2020-11-03作者:壹生科研学院科研
科研

来源:“小白学统计”微信公众号


序:

本文是应一个朋友之邀而写。今天刚看到一个消息,百度美国招收统计学博士后,年薪10万美金起薪,而且含各种福利和保险。朋友感慨:当初入错了行!然后我跟一个学生说,好好学统计,将来会有好的前景的。学生说:水平不行。我说:谁也不是一步就成为统计大家的,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收获。然后跟他说了一下我当年学习的情形。我朋友建议把这些写出来,给更多的统计初学者一些提示或鼓励。我想想也是,因为我也算是那种“笨学生”,虽然我现在算不上成功人士,但我也怡然自乐于每天的数据分析之中,从这一点来看,我还是比较知足常乐的。也许我的一些学习经历会给一些初学者一定的帮助,所以就写下这篇文章。


首先,我个人绝不是什么优等生,我在初中的时候,班级50人,排名始终在20多名。考高中的时候,勉强上了一所我们县里几乎是倒数第一的高中,而且当初选择是文科。所以,绝不是那种很聪明的学生。大学也只是上了一所三流的医学院,而且本科学的还是卫生事业管理,跟统计学的关系真的不大。想想当时,我也没想到会与统计学打交道。所以,大家不要说什么:“我脑子笨,学不了统计”之类的话。也不要说什么“我是文科生,统计学都是理科生才能学的“。我也是文科生,我看一些公式也很痛苦。

我当初本科学习医学统计学的时候,跟大多数的初学者一样,什么都听不懂,根本不知道统计学是干什么的,学了有什么用(所以我现在痛定思痛,我给所有的研究生上课的时候,第一堂课永远是先跟他们说,统计学是做什么用的,将来能做什么,为什么要学统计学)。所以,也不要说”老师讲的我听不懂“之类的,听不懂可以自己课下多看。

直到考上研究生,遇到了我的人生第一个最好的导师,他从各方面给予启发,虽然那时候我仍然不知道统计学将来有什么用,但我慢慢的习惯于在导师的启发下研究这些方法。遇到不懂的地方,开始自己琢磨。

当年我用的电脑都是586,估计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586。如果知道的人,就会知道当时的电脑跟现在根本没法比。而且当时在一个三线城市,也没有什么网购之类的,想看一本统计学的参考书简直是难于登天。手里一共就那么两三本书。幸亏我的导师有几本当时统计学参考书,我就借出来仔细研读。真的是“书非借不能读也”。借的书真的是一字一句的琢磨,实在不懂的,就自己在电脑上打开sas 6.12(也是很古老的一个版本),自己根据方法的条件,产生一些数据,然后看看会出现什么结果。

比如,当时我在书中看到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说,t检验和线性回归是一回事。我就始终不明白(当时不像现在,可以随便网上一搜,一堆答案。事实上,我们学校当时条件艰苦,上网都不方便)。那怎么办呢?我就用一堆数据,做个t检验,看看结果,再做个线性回归,看看结果。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就想:为什么会这样?琢磨的多了,就自己明白了。所以,不要说“没有练习的机会,没有人给我数据练习”,你可以自己模拟产生数据,自己练习。

以前就有学生问我,怎么学统计学呢?我让他们多看书,他们就说,没时间啊。其实,真的像鲁迅先生说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当然,这句话鲁迅先生是否真的说的,可能还不一定)。有时我也觉得,其实当初在一个三线城市也挺好的,没有那么多的逛街、看电影等,周末就是呆在办公室,看书、练习、体会、琢磨。所谓笨鸟先飞,多花时间在这上面,就可以赶上聪明人。所以,其实并不是没有时间,只是你可能把很多时间用在了别的上面。仔细想想,其实每天的时间,有多少是浪费在了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比如翻翻微信朋友圈、逛逛淘宝,也许大家都会觉得,我就随便翻翻,花不了多少时间,然而实际上,往往你会发现,其实花的时间可能远比你想得多。

当然,我不是说就一定要像我当年那样过得无聊。毕竟,现在网络如此发达(我当时是没有这么多的网络资源,所以只能看书),如果能善于利用,学什么都是事半功倍。所以,其实现在比10多年前真的好了很多,我也经常在网上查资料。有很多人都免费慷慨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历,幸亏有这些人,对初学者少走弯路都是非常有益处的。

所以,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学校不好,遇不到好老师,其实这些真的都不算什么。最关键的,不在于这些,而在于,你是不是真的想学习,是不是真的爱好。如果是,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如果说我有一点比较幸运,那就是遇到了一个好的导师,把我引入了统计学的殿堂,让我也真正爱上了统计学。即使到现在,我依然把看统计书作为一个爱好。每当我新买了一本我喜欢的统计书,送到手里的时候,我都是非常激动的,迫不及待地打开。那种感觉就像小时候看到一本金庸的武侠小说(小时候在农村看到一本金庸的小说那是非常珍贵的)。直到现在,我每天晚上如果不看点统计书,总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所以,培养一种兴趣还是挺重要的。

也有学生曾对我说,我们学的是医学统计,不可能学的多么精。不错,非数学出身,学数理统计是很吃力,但这并不代表就不能学。事实上,统计学都是想通的。从很多年前,我几乎就不再怎么看医学统计了,而是更多地看社会统计、计量经济学、还有现在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等。也许,有的内容我的确看不懂,我也没有打算成为一个数理统计学家。我想,给自己定好位,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是一个预防医学出身,又把自己定位想成为数理统计学家,那必然很痛苦。但是如果是应用统计,那可能就好的多。其实,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只要肯努力,都是一样的。

整个硕士期间,几乎都是一直在学习、消化,但却没什么机会应用。一直考上博士,才是真的应用时期。博士期间,相对硕士时期学的就少了很多,更多的是应用。因为博士是在医院中,接触了大量的数据和研究项目,也正是这一时期,我发现原来光自己会还不行,关键的是还需要让临床医生懂。所以,这就要求你对方法有很深入的了解,只有自己深入,才能浅出地讲给别人,让别人听懂。所以,我经常对一些学生说,一开始不要计较什么金钱,别人让你帮忙做数据,这是锻炼的好机会。如果一开始就斤斤计较,那就没有以后了。

当然,学习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个人的偶然机会,比如,我也是读博期间,偶然帮助一个公司做一些临床试验的统计分析,虽然当时我也是什么都不懂,但是慢慢琢磨,查资料,也就明白了。后来就在临床试验领域做了很多,协助很多药厂做了很多的临床试验和统计分析报告。说这个的意思是想表达:有些事情可能都是偶然性的,但关键是,当这些偶然的机会来的时候,你是不是能抓住。如果我硕士期间统计没有怎么学好,在博士期间即使有公司请我去做临床试验,我也不敢接。所以,只要你自身学好了,机会总会来的。还是一句老话“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本文不是心灵鸡汤,只是把我个人当年学统计的一些经历分享给大家,如果能对一些统计学初学者有所启发或帮助,那就足够了。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成功,所谓的成功者,并非要以钱来衡量,只要你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标,这就是成功。对于王健林来说,先赚他1个亿,这是成功;对我们来说,也许掌握一种统计学方法,这也是成功。做好自己,心安理得,就是成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