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今日技能| 雾化祛痰该如何进行临床应用?

2022-02-18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3 1banner.png

↑↑↑

点我看更多精彩内容


痰液的形成——正常的黏液分泌和清除是肺部防御的基础


1、健康人每天约分泌黏液10~100ml,形成厚度约2~5微米的黏液层,其作用是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及清洁。

2、正常情况下,黏液在气道纤毛的规律性摆动下将吸入的有害颗粒及病原体从支气管推移至咽部,经消化道排出体外,维持肺部健康。


临床常用祛痰方法——危险因素干预、物理祛痰以及药物祛痰

1、危险因素干预:如积极戒烟、减少颗粒物暴露、防治呼吸道感染等。

2、药物祛痰:使用口服/静脉祛痰药物或雾化吸入祛痰药物。雾化吸入祛痰药物除在局部发挥祛痰作用外,同时可湿化气道。

3、物理祛痰:包括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胸背部叩击、体位排痰以及呼气末正压和胸部高频振动、以及湿化疗法等。


雾化祛痰治疗的五大注意事项


1、保持痰液引流畅通:避免分泌物潴留阻塞气道;雾化祛痰药物与中枢类镇咳药不建议合用。

2、警惕支气管痉挛:有肺部疾病病史或存在气道高反应的患者,雾化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密切观察。

3、警惕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常见问题为吸入引起的咳嗽和轻度鼻咽、胃肠道刺激;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后应漱口和洗脸。

4、雾化吸入装置的消毒和保存:选择一次性管路、面罩或口含器,如需重复使用,应专人专用;用后对储药池、管路、面罩彻底清洗消毒、晾干后封存。

5、药物保存和使用要点: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安瓿开启后应立即使用,若不能及时使用,应放置冰箱,并在24h内使用;雾化吸入时应采用塑料和玻璃容器;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如需和其他药物混合雾化,应避免混合溶液pH值高于6.3。


雾化祛痰适用于不同临床科室、不同类型患者


1、下呼吸道感染:痰液潴留阻塞气道增加感染风险并促进生物膜形成,导致病原菌无法清除,影响抗菌治疗效果。

2、支气管扩张:痰液潴留是支气管扩张症“恶性循环”的重要病理基础。

3、慢阻肺:气道黏液堵塞与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有关。

4、支气管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是重症支气管哮喘重要生理特征之一,可引发急性发作。

5、围手术期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痰液的潴留。

6、气道介入治疗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存在咳痰症状的患者多,影响操作视野,部分患者可在术后出现痰液潴留症状,增加感染发生风险,对于此类患者应进行积极祛痰。

7、特殊人群:对于3岁以下无法正确使用咬嘴(口含法)的儿童,应使用面罩吸入方式,年长儿童及成人可使用雾化口含嘴或成人专用雾化面罩。当孕产妇因咳嗽咳痰需采用祛痰治疗时,应谨慎选用安全的祛痰方式。

8、机械通气患者:痰液潴留影响病原体的排出,增加坠积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风险。

9、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由于患者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受损、活动受限或长期卧床导致痰液排出困难,发生潴留。



来源Focus聚焦呼吸 作者时国朝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