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该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来,一些非流行国家也报道了猴痘病例,并存在社区传播。
我国第一例输入性猴痘病例2022年9月16日出现于重庆。
2022年6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制定了《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
《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提出,猴痘的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猴痘传播途径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一)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者,同时具备以下流行病史中的任一项:
(1)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
(2)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病例有密切接触;
(3)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且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培养分离出猴痘病毒。
对符合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标准的病例,应按相关要求进行传染病报告。
(二)鉴别诊断
主要和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麻疹、登革热等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鉴别,还要和皮肤细菌感染、疥疮、梅毒和过敏反应等鉴别。
治疗方案详情查看(点击图片)
2022年7月,全国传染病、儿科、感控和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40余位专家组成编写委员会,编写了《儿童猴痘诊疗和预防专家共识》,发表于《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点击下方查看详情
1.疑似病例
出现不明原因急性皮疹的患儿,有以下1种或多种症状体征,且同时具备以下流行病学史中的任意1项者。
1.1 症状和体征
急性发热(>38.5 ℃)、淋巴结肿大、头痛、肌痛、背痛、虚弱等临床症状,并且其临床表现不能用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麻疹、手足口病、皮肤细菌性感染、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梅毒等解释。
1.2 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21 d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国家或地区旅居史(重点关注非洲地方性流行国家和英国、葡萄牙、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等目前已有社区病例报告的国家);(2)发病前21 d内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3)发病前21 d内接触过啮齿类、非人类灵长类等MPXV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
2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且MPXV核酸检测阳性或培养分离出MPXV。对符合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标准者,应按相关要求进行传染病报告。
对于疑似病例需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转运至专业传染病治疗机构进行严格隔离观察、确认和治疗;确诊的猴痘患儿应立即隔离,至皮疹结痂消退。猴痘感染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缓解症状、管理并发症、预防长期后遗症。
1 一般治疗及监测
适当休息,保证热量和液体充分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内环境稳定和微生态平衡。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指脉血氧饱和度、疼痛分级,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有无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注意并发症的出现。此外,对于早产儿及小婴儿,应加强营养、喂养及护理等,监测生长发育。
2 对症支持治疗
2.1 皮肤和/或黏膜管理
保持皮肤、口腔、眼及鼻部清洁,避免抓挠皮损部位,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但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2.2 积极控制高热
腋温超过38.5 ℃伴有明显不适者应用退热药物治疗,常用退热药物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对于6月龄以内婴儿可采用物理降温。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需及时予止惊治疗。
2.3 缓解疼痛症状
如因头痛、皮损或淋巴结肿大导致疼痛明显时,可酌情使用镇痛药物。轻中度疼痛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10~15 mg/(kg·次),每4~6小时口服1次]、布洛芬[10 mg/(kg·次),每6~8小时口服1次]等非甾体类抗炎药。重度疼痛者使用曲马多或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曲马多仅限于>6个月的儿童使用,剂量为1~2 mg/(kg·次),每4~6小时口服或静脉注射1次,每日最大剂量400 mg;吗啡口服0.2~0.4 mg/(kg·次),每4小时1次;或静脉滴注0.05~0.10 mg/(kg·次),每4~6小时1次。
3 抗病毒治疗
目前尚无经临床试验证实可用于猴痘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天花的抗病毒药物可能对于治疗MPXV感染有益。特考韦瑞(Tecovirimat)口服剂型已被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和体重≥13 kg儿童的MPXV感染。2021年英国对1例成人猴痘患者应用了特考韦瑞,其症状持续时间及上呼吸道病毒排毒时间明显缩短。对于布林西多福韦(Brincidofovir)的实验室研究证实其可通过抑制DNA聚合酶来抑制MPXV复制,且在猴痘动物模型中证实了其有效性。但英国2018年报告了3例成人猴痘患者应用布林西多福韦,并未发现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患者均出现了转氨酶升高。对于特考韦瑞和布林西多福韦治疗猴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验证。此外,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西多福韦(Cidofovir)和特考韦瑞的类似物NiOCH-14具有抗MPXV活性,但治疗猴痘的临床疗效尚不确定。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建议严重MPXV感染者可以尝试使用布林西多福韦或西多福韦;重症或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的患者以及出现眼部、口腔及其他特殊部位(如生殖器或肛门)感染的猴痘患者可扩展性使用特考韦瑞。
2022年6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组织发布《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
点击下方查看详情
世界卫生组织28日宣布“Mpox”为猴痘的新名称,以避免原名“monkeypox”可能造成的污名化。世卫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两个名称将在未来一年内同时使用,原名称将被逐步淘汰。
点点分享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