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治疗篇

2021-05-05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急性胰腺炎

点击链接回顾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诊断篇


治疗

基层医院主要治疗轻症AP,治疗重点是缓解症状、阻止病情加重,尽早恢复饮食。中度重症AP和重症AP应及时转诊。


(一)轻症AP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有腹痛、呕吐时可短期禁食1~3 d,如果没有恶心、呕吐,腹痛已缓解,有饥饿感,可以尝试开始经口进食。不以血清淀粉酶高低作为进食指征。


2.液体复苏:

所有患者应早期积极补液(液体复苏),在发病12~24 h最为有效,超过24 h补液可能作用有限。积极补液的定义为每小时输入250~500 ml或5~10 ml/(kg·h)的等渗晶体溶液水。但患者存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时应限液、限速。注意观察输液引起的肺水肿。


在入院后6 h内及接下来的24 h、48 h需重新评估所需要的输液量,积极液体复苏的目标有:


(1)临床指标:心率<120次 85="">0.5~1 ml/(kg·h


(2)实验室指标:血细胞比容<44%,尿素氮水平下降;


(3)ICU有创检测指标[每搏输出量变化,中心静脉压8~12 cmH2O(1 cmH2O=0.098 kPa)]。


3.抑胃酸和胰液分泌:

轻症AP无须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可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或H2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间接抑制胰腺分泌,还可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常用抑胃酸药物使用方法:奥美拉唑40 mg、兰索拉唑30 mg、泮托拉唑40 mg,罗沙替丁75 mg、法莫替丁20 mg,间隔12 h静脉滴注。轻症AP的抑酸治疗应短期使用,疗程3~7 d,长期使用PPI类药物可导致胃肠道营养物质吸收异常、肺部感染、消化道黏膜病变、骨折等多种风险增加。


4.镇痛:

一般通便之后腹部胀痛能缓解。疼痛剧烈时考虑镇痛治疗,在严密观察病情下可注射镇痛剂,如盐酸布桂嗪50 mg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25~100 mg肌肉注射,但应注意导致呼吸抑制、低血压的不良反应。不推荐应用吗啡或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因前者会收缩Oddi括约肌,后者则会诱发或加重肠麻痹。


5.抗菌药物的使用:

不建议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胆源性胰腺炎常合并胆道感染,可针对革兰阴性菌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如果住院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未能改善或病情恶化,考虑存在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患者,可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并及时转诊。


6.胃肠减压与通便治疗:

对有明显腹胀者应采取胃肠减压,可用甘油、大黄水或生理盐水灌肠,口服生大黄、硫酸镁或乳果糖口服液促进排便。


7.中医中药:

可用单味中药(大黄、芒硝),中药方剂(如清胰汤)。生大黄片50 g于100 ml 80 ℃水浸泡10~15 min,稍冷却后口服;通便效果不佳者每次加入6~10 g芒硝。间隔2~4 h重复服用,控制排便次数2~4次/d;频繁呕吐或不能耐受口服者,可行鼻胃/空肠管注入,给药后夹管2 h再减压;500 g芒硝外敷腹部,变湿变硬即更换。


8.ERCP:

AP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患者入院后24 h内应接受ERCP。持续存在胆道梗阻者72 h内应接受ERCP,如果实验室或临床证据未显示存在胆道梗阻,大部分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无须行ERCP。没有胆管炎和/或黄疸,但高度怀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应行MRCP或EUS检查,而诊断性ERCP不应用于筛查。


9.手术:

胆囊结石引起的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首次入院时即行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可以预防胰腺炎的复发。


(二)中度重症AP治疗原则

早期加强监护,注意SAP的发生,控制SIRS,尽早肠内营养、预防感染,坏死组织感染首选介入、内镜等微创穿刺引流,并与外科等多学科密切沟通,必要时手术。


(三)重症AP治疗原则

液体复苏、去除病因、阻断SIRS、器官功能支持(包括循环、肺、肾、肠道等)、防治腹腔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后期并发症处理,最主要是感染性胰腺坏死:①无症状的胰腺坏死或胰周坏死、胰腺假性囊肿均不需干预治疗,病情稳定的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干预最好延迟到发病4周后,使坏死组织液化并被纤维组织包裹(即形成包裹性坏死);②有症状的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先经皮(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或经胃内镜下透壁引流;如病情无改善在4周后行坏死组织清创术,内镜下经自然腔道(胃/十二指肠)行坏死组织清创术、视频辅助腹膜后清创术等微创清创技术,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预后方面优于开腹坏死组织清创术。


疾病管理

(一)随访与评估

建议所有轻症AP患者出院1、3、6个月门诊随访,中度重症AP和重症AP随访1年以上,随访评估内容如下:


1.评估内容:

行血常规、肝功能、血脂、血糖、血淀粉酶,粪便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等,评估是否有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病因(HTG、胆石症等)是否去除。


2.评估频率:

随访2~3次后如无并发症,且病因去除的患者无须随访评估。HTG患者应每月复查1~2次血脂。


(二)预防

AP的预防需要基层医疗机构、三级综合医疗机构和疾病控制中心等医疗人员共同努力实施。AP的分级预防及措施见表3。

微信图片_20210416100536.png


(三)健康教育

1.关于饮食:

在康复期进食仍要注意,如发现腹痛、腹胀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说明胃肠对脂肪消化吸收还不能耐受,此时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的量还要减少,甚至暂停。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应在住院期间切除胆囊。如中度重症以上患者出院后,在切除胆囊前不得进食含油腻食物。HTG患者即使胰腺炎痊愈后,也应长期低脂肪饮食、戒酒。酒精性胰腺炎绝对禁止饮用任何酒类或有酒精的饮料。


2.预防复发:

针对有胆石症、HTG、酗酒、孕妇等危险人群需定期复查。有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有HTG的患者,低脂饮食、控制体重仍不能控制血脂水平,需服用降血脂药物,且定期医院复查血脂。酗酒者应进行心理干预,彻底戒酒。孕妇是发生AP的高危人群,HTG和胆石症是常见病因,产检时应检测血脂、肝功能和肝胆B超,不应过度补充营养。谨慎用药,有些药物如氢氯噻嗪、硫唑嘌呤等可诱发胰腺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文章节选自《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