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肝脓肿是致病菌经过血流、胆道等途径侵入肝脏引起的肝内局灶性、化脓性病变。肝脓肿是消化系统严重的感染性病变,其发展快,危害大,一旦发现,需要及时诊治,否则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并有一定的死亡风险。根据病因,肝脓肿主要可以分为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和真菌性肝脓肿,本文主要介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性肝脓肿。
肝脓肿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
1. 有肝胆或胰腺基础疾病者或有胰十二指肠手术、肝移植手术等肝胆胰手术史者;
2.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以及基础身体状况不好的老年人和儿童;
3. 糖尿病患者。
肝脓肿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部分患者可有肝区疼痛,肝区叩击痛可为阳性,其他常见的症状还有恶心、呕吐、厌食、乏力、体重减轻等。也有部分肝脓肿患者仅表现为发热,这类患者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所以对于反复出现寒战、高热的患者,即使没有腹痛也需要考虑肝脓肿的可能性并进行排查。
肝脓肿严重的继发病变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肝脓肿破溃,脓液流入腹腔,形成弥漫性的腹膜炎,并可能导致腹腔内其他脏器感染,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2. 大量致病菌或由其分泌的毒素进入血液,导致感染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
3. 进入血液中的致病菌随血液可以到达全身各个脏器,引发其他部位或器官的感染,比如致病菌定植在皮下形成皮下脓肿,定植在肺部形成肺炎、肺脓肿,定植在颅内导致脑脓肿,定植在心脏瓣膜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定植在眼部导致眼内炎、葡萄膜炎甚至引起失明等。
4. 少数情况下肝脓肿可能导致膈下脓肿、心包脓肿,并有可能穿破血管和胆管壁引起出血(临床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
因此,肝脓肿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超声检查是诊断肝脓肿的一线检查,其余如CT、MRI等对于肝脓肿病灶的诊断和鉴别也有良好效果。除了影像学检查外,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炎症指标、肝功能、血培养等对于细菌性肝脓肿的病情评估同样十分重要。对于存在合并症,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肝脓肿患者,需要密切监测是否出现眼内炎、脑脓肿等其他继发性病变。
肝脓肿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支持治疗和病因治疗,一般支持治疗主要是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退热、控制血糖等,病因治疗手段包括抗生素治疗和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部分患者还需要手术治疗。
在致病菌明确之前,肝脓肿的抗生素治疗主要是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常用能够覆盖革兰阴性杆菌的药物,部分患者视情况需同时覆盖厌氧菌治疗。若脓肿病灶较大、并有液化,可行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并在引流后送脓液培养检查。待脓液培养、血培养等病原学结果回报后,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抗生素治疗应足量、足疗程。对于脓肿较大、分隔较多,已穿破胸腔或腹腔,慢性肝脓肿、胆源性肝脓肿经抗生素或引流治疗效果不佳等患者,则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薛蕊飞
来源:鼓医感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