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第一人民院主管药师 廖兆豪
审稿: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 言洁
最近遇到痛风患者过来药房咨询,医生开的药除了降尿酸药,还有碳酸氢钠片(俗称小苏打片)。相比起降尿酸药,患者觉得小苏打片价格便宜又安全,便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长期吃小苏打片或喝苏打水是不是也能降尿酸?
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弱碱性药物,临床上用于中和胃酸,用于改善酸中毒,也可以用于碱化尿液。参阅其说明书,降尿酸并不是碳酸氢钠的适应证。
国内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见下表),碳酸氢钠确有降低尿酸的作用,但是效果比较有限,并不能单独用于降尿酸。其在降低尿酸的治疗中,主要发挥的是碱化尿液的作用,其有限的降尿酸作用也与其碱化尿液,利于尿酸排泄有关。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都需要碱化尿液?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各国指南怎么说。
(1) 2020年版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痛风临床实践指南》表示,对于接受降尿酸治疗的患者,有选择性地建议不要碱化尿液。
(2) 2019年版的《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表示,当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晨尿pH值<6.0时,建议服用枸橼酸制剂、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晨尿pH维持在6.2-6.9,以降低尿酸性肾结石的发生风险和利于尿酸性肾结石的溶解(2C)。
碱化尿液时,还应注意监测血中碳酸氢根浓度,且维持在22-26mmol/L。血中碳酸氢根浓度>26mmol/L,将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血中碳酸氢根浓度<22mmol/L,则增加肾脏疾病的风险。
(3) 2022年1月亚太风湿病学联盟协会(APLAR)发布的痛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则没有关于碱化尿液治疗的建议。
(4) 为什么国内外指南关于碱化尿液这个问题会提出不一样的策略?笔者结合指南说明制作了一张图方便理解。
简单来说,基于各国人种的差异,对药物的安全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各国指南对降尿酸药物的推荐也不尽相同。
美国目前推荐的治疗药物主要是别嘌醇与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不一定需要采取碱化尿液的治疗措施;而我国除了推荐以上两款药物外,也推荐使用苯溴马隆(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
在使用苯溴马隆时,需要通过碱化尿液的方式来预防因尿液中尿酸过多而形成尿酸结石。
低pH尿(尿pH<6)是尿酸性肾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促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溴马隆,可导致尿尿酸浓度明显升高,增加尿酸性肾结石形成的风险。碱化尿液是预防和溶解尿酸肾结石的主要方法,因此,当尿pH值<6.0时,建议碱化尿液。
指南同样指出,已有肾结石的患者,需保持任意时间pH值在6.1-7.0,因尿pH>7虽然增加尿尿酸溶解度,但却增加了钙盐结石的发生率。也就是说,痛风患者尿pH值并不是越高越好。
在口服碳酸氢钠片时,我们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碳酸氢钠片的适应证之一是中和胃酸,若胃酸长期被中和,可能会导致胃酸的不足,导致腹胀,消化吸收不良等问题的发生,且长期服用碳酸氢钠片,还需要警惕体内血钠和碳酸氢根的升高,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发生。
综上所述,并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都适合碱化尿液治疗,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尿pH值,接受碱化尿液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尿pH值。
国内一项研究表明,肥胖/超重是影响碱化尿液疗效的不利因素,也就是说,即使是服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的患者也是需要“管住嘴,迈出腿”。
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规律运动;限制酒精及高嘌呤、高果糖饮食的摄入;鼓励奶制品和新鲜蔬菜的摄入及适量饮水,这些各国指南推荐的健康生活才是更便宜、更安全的控制尿酸方式。
来源:岭南药学
编辑: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 罗晓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