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儿童发烧用药5个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2020-12-0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很多家长对退烧药的认识不足,孩子一发烧,情急之下往往可能用错药。今天分享儿童发烧用药5个误区:


误区一

滥用

抗生素


有些家长担心发烧会损害或脑部,想急于退烧,认为发烧非用抗生素不可,而要求医生或自行用抗生素。抗生素主要对抗细菌在体内繁殖,以致杀灭。若属于非感染性疾病,用抗生素不但不起作用,反而降低白细胞,降低自身抵抗力,给患儿带来危害,若应用不当还会产生耐药性。



误区二

滥用

激素


孩子发高烧,做父母的焦急万分,恨不得体温马上降下来。使用激素治疗,体温会很快降下来。但是用激素后,大部分患儿体温渐渐降下来,可有一部分患儿体温还会再度上升,造成体温大幅度反复升降。由于体温大幅度下降,引起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体液.很容易造成虚脱、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热。重要的是如经常使用激素,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或加重感染。还易产生激素依赖性,导致每次高热时用其他降温处理效果均不佳,不得不再用激素抗炎降温。



误区三

滥用

清热解毒药


有些家长遇到孩子发热后,总是不分青红皂白选用一些清热解毒药,如清开灵、双黄连、小儿退热冲剂给孩子服用,让孩子尽快退热。事实上。中医退热有十余种方法,如发汗退热、泻下清热、和解清热、养阴清热等等,运用时需辨证诊治,用得对症,高热往往立马可退,但如果用得不妥,往往反增,而小儿发热需要用清热解毒药的只有1/4—1/3左右。另外,清热解毒药大多苦寒伤胃,孩子服用后容易拉肚子。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清热解毒药。



误区四

重复使用

退热药


许多家长遇到小孩发热的情况,恨不得用退热药快速退温,同时使用多种退热药,或者短时间内重复使用退热药。殊不知,降温过快并不表示病情的好转,若应用不当,还可引起小儿大汗淋漓,出现虚脱反应。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温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若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



误区五

首选

注射剂


不少家长认为打点滴的降温效果好,可以补充水分,起效快,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有不少不良反应及交叉感染。其实,对于发热的儿童,最好是根据病情选择用药方式,首先要让孩子保证充分的休息,多喝温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遵循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的原则。


来源:药圈网(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