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吴爵非 许顶立
1.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哪些方面?
答: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① 主要症状:患者的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活动、情绪激动或者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全身乏力的症状;② 体征:会在双下肺闻及湿啰音。如果出现水钠潴留,还会有双下肢水肿;③ 通常患者的BNP会明显增高,心彩超往往有心脏结构改变,心脏增大。
2. BNP增高一定是心衰吗?
答:BNP增高不一定就是心力衰竭。
BNP主要是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当人体出现有心力衰竭的时候,这个物质就会分泌增多,血液中的BNP也会升高。
当心力衰竭严重的时候,其升高的程度也会高。但是BNP升高不一定就是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其高低可以用来判断心衰的进程和病情的预后。因为除了心力衰竭以外,出现BNP升高的还有其他因素,比如慢阻肺疾病,肺动脉高压,高血压以及房颤等。
Day 6:脑钠肽检测的意义为何?
什么情况下需要检测血脑钠肽?
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是心脏分泌的重要激素,能够调节血压、利尿、抑制心肌肥厚和重塑等。
BNP和NT-proBNP是由前体蛋白proBNP切割而成的,分别具有32个和76个氨基酸。它们分布在心、脑等多个器官,尤其在心脏中含量最高。正常情况下,心室心肌细胞只分泌少量的BNP;但在心脏受损或负荷增加时,BNP的分泌会大幅增加。它们主要通过与三种受体(NPR-A、NPR-B和NPR-C)结合,增加细胞内cGMP水平,激发多种生理效应,如利尿、利钠、血管舒张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20分钟和120分钟。
BNP和NT-proBNP是BNP的两种循环形式,BNP和NT-proBNP的水平与心脏病变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相关,可以用于辅助诊断心力衰竭、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提出:
利钠肽(BNP和pro-BNP)检测推荐用于心衰筛查(Ⅱa,B)、诊断和鉴别诊断(Ⅰ,A)、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Ⅰ,A)。
出院前的利钠肽检测有助于评估心衰患者出院后的心血管事件风险(Ⅰ,B)。
BNP<100 ng/L、NT-proBNP<300 ng/L 时通常可排除急性心衰。
BNP<35 ng/L、NT-proBNP<125 ng/L时通常可排除慢性心衰,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急性心衰低。
BNP和NT-proBNP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短期和长期预后风险增加相关,包括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事件。
BNP或NT-proBNP水平越高,心力衰竭的风险越高,死亡率越高。在急性心肌梗死后,BNP或NT-proBNP水平也会升高,反映了左室功能不全和心肌重塑。
因此,BNP和NT-proBNP检测对于识别和管理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在急诊情况下,BNP和NT-proBNP检测可以快速有效地区分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原因,从而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BNP和NT-proBNP检测也可以帮助监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以及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风险。出院前的BNP和NT-proBNP水平是死亡或心衰再入院风险的强预测因子。接受治疗后BNP或NT-proBNP水平下降的患者比没有任何变化或生物标志物升高的患者预后更好,但在住院期间定位到某个值或生物标志物水平的相对变化并未被证明能有效地改善预后。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检测血脑钠肽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患者存在呼吸困难、水肿等可能与心力衰竭相关的症状,并且需要在急诊或住院治疗时,可根据病情进行BNP或NT-proBNP检测,以确定是否患有心力衰竭,并区分症状是由于心脏问题还是其他器官问题引起的。
0
2患者已被诊断为患有心力衰竭,并且正在接受治疗时,可定期给患者进行BNP或NT-proBNP检测,以监测治疗效果和预后,并根据脑钠肽水平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计划。尽管BNP和NT-proBNP的下降与更好的临床结局相关联,但使用连续的BNP或NT-proBNP检测指导治疗的证据仍然不足。
0
3有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增加心力衰竭风险的因素,或者有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疾病时,也可进行BNP或NT-proBNP检测,以评估是否已经发展为心力衰竭或者有发展为心力衰竭的趋势。
然而,BNP和NT-proBNP检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检测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肾功能、糖尿病、肥胖、急性冠脉综合征等。
同时,因为目前的检测方法不能区分具有活性的BNP和不具有活性的proBNP或BNP代谢物,导致BNP活性被高估或误解。
在心力衰竭时,BNP升高了却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这被称为“利钠肽悖论”。要解决“利钠肽悖论”,需要深入了解BNP在心力衰竭时的生成和代谢机制,同时改进和标准化BNP检测方法,提高其特异性和敏感性。
一般来说,老年人、女性、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患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水平较高,而肥胖与较低水平的BNP和NT-proBNP相关。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解读。此外,不同的检测方法可能存在交叉反应、干扰因素和标准化问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校准。
总之,血BNP和NT-proBNP检测是一种有用的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心衰。但是,它们不能替代其他临床信息和检查,而应与之结合进行综合判断。在使用BNP和NT-proBNP检测时,应注意其影响因素、结果解读和临床意义,并根据最新的指南和证据进行合理应用。
1. 排除急性心衰的血脑钠肽标准?
2. 体重与血脑钠肽的关系?
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明确病因和病情评估的价值
原创内容,转载须授权
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美国心脏学院Fellow (FACC),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Fellow (FASE),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心脏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心脏超声造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造影培训部副组长,亚太卫生健康协会超声医学分会心脏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分子影像”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分子影像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大内科主任,二级教授,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批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担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兼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心血管急危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心血管病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