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您是否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是,进入观看
否,退出
同意
拒绝
01
危险分层(评分)
急性胰腺炎(AP)大多数评分是基于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参数或影像特征,并在入院时或 48 h 内进行评估。包括 :Ranson 标准(1974)、Glasgow-Imrie 评分 (1978)、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 II (APACHE II)、简化急性生理评分 (SAPS II)(1984)、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 (SOFA)、CT 严重程度指数 (CTSI)、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程度指数 (BISAP) 评分 (2008) 及日本AP 严重程度评分(JSS)等。目前,没有“金标准”来预测严重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床旁AP严重度评分(BISAP)是 2008 年提出的新的简单易行、准确度高的急性胰腺炎评估标准。共有 5 个预测住院病死率的变量(表1):血尿素氮(BUN)、精神神经状态异常(impaired mental statu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年龄(Age)和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并规定 BISAP评分≥ 3 分为 SAP ;诊断 SAP 的敏感度为 38%、特异度为92%,阳性预测值 58%,阴性预测值 84%。入院 24 h 内对AP 患者进行 BIASP 评分,当 BISAP 评分 <2 分时,病死率 <1%,BISAP 评分为 2、3、4、5 分时,病死率分别为1.6%、3.6%、7.4%、9.5%、BISAP 评分最突出优点是简便易行,且能够预测严重程度、死亡和器官衰竭。仅由易获取的 5 项指标构成,且不需要额外计算,BISAP 将精神异常简化为只要出现定向力下降或其他精神行为异常即为阳性。其次,可以在病程中多次进行 BISAP 评分,动态监测病情变化。
02
急性胰腺炎分型
2012 年国际胰腺病协会 (IAP) 发布了《亚特兰大分类标准 ( 修订版 )》,同年又提出基于决定因素的 AP 严重程度分类方法,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该分类方法按有无器官衰竭和并发症将病情严重度分为 3 级 :
①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 :AP 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或局部并发症或全身并发症,病死率极低。
②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 :AP 伴有短暂器官功能衰竭 (48 h 以内 ) 或局部并发症或全身并发症 , 病死率< 5%。
③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AP 伴有持续器官功能衰竭 (>48 h),病死率 36% ~ 50%。
该分类方法除按有无器官功能衰竭分类以外,还将有无胰腺组织坏死及其状态(无菌性或感染性坏死)将病情严重度分为4 级,即
①轻型(mild):无器官功能衰竭和胰腺 / 胰周坏死 ;
②中型(moderate):短暂器官衰竭和或)无菌性胰腺(周围)坏死 ;
③重型(severe):持续性器官衰竭或感染性胰腺(周围)坏死;
④危重型(critical):持续性器官衰竭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
研究显示,两种分类方法在 AP 的诊断和严重度判断方面具有相似的效能。RAC 比 DBC 具有更广泛的概述, 而 DBC 的 Critical 分级确定了疾病最严重程度;在判断住院时间延长方面DBC 略优。
BISAP评分简单易行、准确率高,急诊医师应在入院24h内完成 BISAP评分,用于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度。
持续性器官衰竭伴感染性坏死的患者死亡风险最高。
☞33条推荐意见抢先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提前先看版!
☞20条推荐意见划重点!《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更新要点汇总!
查看更多